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昨天的徐州虽然温度很低,但天空碧蓝,阳光充足,空气污染指数(api)为67,空气质量良。8月份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徐州作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之一,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达到这一标准的,全省仅3个。这成绩与我市近年来大力开展的荒山绿化工程密不可分。
建国以来的三次大规模绿化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这是900年前苏轼在《放鹤亭记》中对徐州山林的描写;童山秃岭、风沙弥漫、洪水走廊、森林覆盖率不及1%,这是解放前徐州城的真实写照;炸石挖坑、背土上山、挑水浇树,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市全民绿化荒山的历史影像;全国招标、工程造林、一年栽两年养,这是徐州向荒山进军的成功经验。
历史跨越千年,徐州众山再披绿装,而荒山绿化的脚步并未停止,“二次进军荒山”三期工程正在铺开,2.2万亩荒山也在期盼换新颜。
自建国以后,我市荒山绿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市百万群众发扬大无谓精神,开山劈路,炸石挖坑,背土上山,挑水浇树,让50万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再次掀起义务植树热潮,但因为当时投入低,树木成活率差保存率也不高;第三阶段就是进入新世纪后,2005年开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工程造林,全国招标,成活率大幅提高,绿化效果很快显现。
绿化荒山由“义务工”改为“专业队”
虽经过前两次大规模荒山绿化,但直到2002年末,我市尚有20多万亩荒石山尚未绿化。2003年,我市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山区观光农业、致富山区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但由于全部投入由农民负担,政府为农民提供的配套资金不足,此次荒山经济林发展缓慢。
说起近年来的荒山绿化,铜山创森办副主任朱绍辉滔滔不绝。朱绍辉从事绿化工作已经15年,他告诉记者,1998年铜山曾经也采取过飞机播种等形式进行荒山绿化,但由于后期管理没跟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上2005年大规模开始的荒山绿化,也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6两年是第一阶段,第一次进军荒山是第二阶段,二次进军荒山是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改变了以往义务植树的方式,采取组织造林专业队植树的新形式,年底验收成活率超过85%,给予每亩800元的费用。”
朱绍辉介绍,那一阶段的造林标准也比较低,苗木规格低、密度小、见效慢,同时一年验收之后养护交给地方,虽然比以往义务造林阶段成活率高很多,但效果也不如预期。
面向全国
招标荒山造林队伍
真正能载入我市荒山造林史的事件发生在2007年,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青山、绿水、蓝天工程。”加大对市区周边地区荒山的绿化力度,用三年时间完成市区范围内2.5万亩荒山绿化任务。
随即,我市三年投入资金1.14亿元,面向全国进行绿化工程招标,选取了40家资质高、业绩好、技术力量强的造林绿化企业实施工程造林,把往常的一年造林一年验收,改为一年造林、两年管养、三年验收模式。
朱绍辉介绍,当年绿化树种很丰富,达到了30多个,而且规格提高,侧柏由以前的三四十厘米高提高到80厘米-120厘米,一些重点位置的树种的胸径达到了三四厘米。他说,鉴于荒山绿化立地条件差、难度大,和每个施工企业签订三年养护合同。
将荒山秃岭打造成山水美景
从2005年到2009年底,我市已完成荒山绿化面积3.8万亩,很多曾经光秃的山头重新披上了绿装,整个城市空气质量也不断提升。
经过第一次向荒山进军之后,我市积累了更多的荒山绿化经验,2010年,我市开展“二次进军荒山”,一期绿化吕梁山1万亩。
朱绍辉介绍说,此次吕梁山绿化沿袭了以往的成功经验,苗木品种减少,平均规格提高,达到了五六厘米,每亩造价也提高到了8000元。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在完成吕梁山绿化一期工程之后,今年吕梁山再次绿化8000亩,吕梁山已初步完成了从荒山到青山的转变。
荒山造林是一般追求,而荒山造景则是高级追求,在“二次进军荒山”过程中,不少往日的采石场也成了风景秀美的景点。
珠山宕口遗址公园曾经是一个布满水坑的采石场,如今却成了风景如画的景区。上海锦展园林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负责让采石场起死回生的“妙手医生”,该公司技术总监姚振楠介绍,当初设计好之后先采取爆破方式,把危石和岩体清除,之后在崖面上挂网,喷播,然后又利用地形做了两处水面。
目前,经过7年努力,我市已完成荒山绿化8.5万亩。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8.5万亩新增山林每年至少可吸收灰尘187万吨;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释放49千克氧气,足够65个人呼吸之用,8.5万亩山林产生的氧气足够552.5万人呼吸之用。一亩树林比一亩无林地多蓄水20方,8.5万亩山林可蓄水170万方,相当于云龙湖正常蓄水量的五分之一。
推荐阅读:
(来源:彭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