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8日消息:昨日上午,我市201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在未来的20多天时间里,来自全市高校的11万莘莘学子将奔赴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地区,开展带薪实习、“三进三同”和社会热点问题调研,以实际行动了解社情、市情和民情,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
出征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张轩为参加三项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代表授旗,并宣布我市2011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市领导陈雅棠、谢小军出席出征仪式。
去年12月,为推进我市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由省级党委、政府出台的类似政策,将对我市创新人才的培养,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和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重要影响。
此次寒假实践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教委、市国资委、团市委等部门承办,共组织了1万名大学生奔赴全市的40个区县(自治县)、86个市直机关、30家国有企业集团和29家民营企业,共2871家单位和企业带薪实习。与以往不同,此次带薪实习的大学生都将获得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日40元的生活补助,每人至少有20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我市还以集中和分散方式分别组织3000和10万名大学生到南川、巴南等地开展“三进三同”实践活动。其间,广大学生将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参与农村日常劳作生产,体验农村生活。
此外,部分学生还将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社区和工矿企业调查研究,调研内容包括重庆城乡统筹情况、重大“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农村增收脱贫情况、“五个重庆”建设情况,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交办的其他调研内容。每人至少撰写1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昨日,作为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林”建设也全面展开。全市54所高校将从现在开始,在25个区县(含北部新区)建立64片“大学林”,共约2.5万亩。
投身实践 奋发成才
重庆日报评论员
铿锵出征,意气风发。我市大学生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昨日正式拉开帷幕。即日起,全市大学生将分赴各自的社会实践联系单位,开展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等活动。在社会实践的征程上,他们将满怀热情与理想,不负人民的期待与信任,用激情和汗水,在广阔的实践天地里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去年9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决定确保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随后,我市召开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电视电话会,印发了《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结合重庆大学生实际的积极探索,开创了大学生实践工作的“重庆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经济快速发展、体制不断变革、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垃圾与思想糟粕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引导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提升他们的认识水平、辨别能力,鼓励他们为“五个重庆”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党的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我市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大学生群体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强与工农大众的感情,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风雨之路,往往历练人生;磨砺锻炼,方显人生精彩。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可以促使他们认清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这次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而言,参加植树活动,可以积极投身“森林重庆”建设;进行军事训练,可以锻炼意志,强化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带薪实习,可以培养劳动观念,锻炼身心素质;去农村“三进三同”,可以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增进和农民的感情。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提升他们建设“五个重庆”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投身实践、奋发成才。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全市大学生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自觉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练就一身扎实本领,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祖国和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