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件雕塑“点亮”滨州市区“二轴”

2011年11月21日 09:52滨州日报

30件雕塑“点亮”滨州市区“二轴”

中国园林资材网11月21日消息:自今年9月起,市区渤海十八路(黄河二路至黄河十二路段)、黄河五路(渤海十八路至220国道段)的30件极具特色的城市雕塑作品相继亮相。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雕塑之于城市,就如同一本书中点缀的最精美的插图。在为滨州市的街道增添别样风景的同时,这30件新建成的雕塑也在用或是生活、或是现代、或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雕塑语言,向市民展现着独特的城市雕塑文化。

这是位于渤海十八路的一组雕塑:在一排好似随着优美的旋律而律动弯曲的钢琴琴键上,一位少女正在翩翩起舞。“钢琴优美的旋律,少女欢快的舞步,是律随舞起,还是舞随乐动?是心在悦动。”这组名为“悦动”的雕塑取材于生活,充满了浪漫的生活情趣。渤海十八路、黄河二路至黄河八路段以办公区、居民住宅区为主,市民活动比较多,在这一路段分布的其他诸如“都市的天空”、“都市之窗”、“萨克斯风——回家”、“彩蝶报春”等雕塑小品,内容也同“悦动”一样源自生活,具有浓浓的亲和性和人情味。这些充满着生活情趣的雕塑,传达出的恰恰是对市民生活的写照。

城市雕塑同样是对一个城市独特文化的展现,是关于历史文脉、文化信息的一种传达。在渤海十八路、黄河八路至黄河十二路段的雕塑小品,就充分展现了滨州的“海洋文化”和“大水面”的城市特色。在这一路段,分布有“听海”、“海瓷茶韵”、“渤海潮涌”等几大以“渤海恋情”为主题的雕塑。其中代表性的雕塑“海瓷茶韵”,更是创造性地使用滨州当地的特色工艺品海瓷作为材料,打造出一座海瓷茶壶,正所谓“茗外风清赏艺贝,壶边夜静听涛声,茶语茶韵茶润心,丹青入瓷画传神。”这一组主题雕塑与滨州市的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彰显了滨州市作为河海城市的独特魅力。

还有一些雕塑,体现了滨州市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城市的现代感和时代性。在黄河五路、渤海十八路至220国道段,分布有众多色彩亮丽、艺术手法欢快、明亮的雕塑,融合了大量现代都市的元素,偏重与城市环境的丰富和协调,如“给力”、“流动”、“磁力”、“与时俱进”、“弄潮儿”等等。这些雕塑的外形现代、大气,仿佛在城市空间中唤醒一段记忆、启迪人们的思想、更新陈旧的观念,代表了滨州经济开发区朝气蓬勃的科技产业,也集中体现了滨州经济开发区现代、开放的精神风貌和城市活力。

位于渤海十八路和黄河五路的30件造型多样却又主题鲜明的城市雕塑作品,严格依据《滨州市城市雕塑规划》来设计建造。近年来,滨州市主城区的城市规模快速扩展,城市规划与建设侧重于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等大框架的构建上,并没有着手进行有关城市雕塑等专项内容的规划,使得前期滨州市的城市雕塑与本地的文化、地形地貌结合性差,随意性很强。随着滨州市主城区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确立,一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的专项规划,如针对城市绿地系统、地下管网系统、景观系统的规划也相继出台,今年编制完成的《滨州市城市雕塑规划》正是其中的一项。

根据滨州市城区目前格局、发展趋势、城市空间意向,结合滨州市的文化、历史传统等地缘文脉特征,以及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等城市特色,《滨州市城市雕塑规划》总体确立的雕塑布局为:一廊,即黄河风情景观廊,范围西起高速黄河大桥、东至渤海五路黄河大桥,近、中期规划为二至三个大中型主题雕塑配以数个雕塑小品,形成“黄河风情”主题意向雕塑集群。二轴,纵轴以渤海十八路为主体,黄河二路以北的雕塑以“黄河风情”为主题,黄河二路以南的雕塑以“渤海恋情·现代滨州”为主题;横轴以黄河五路为主体,打造“政通人和·中心名城”为主题的雕塑。二区,中海动感时尚主题区,以中海水面为核心,包括周边陆地公园、市民活动中心;黄三角文化主题区,以蒲湖公园为核心区域。多点,在适合的城市景观空间节点布置雕塑。二带,沿秦皇河、新立河河道设置点位雕塑。

今后,在《滨州市城市雕塑规划》的统筹规划之下,滨州市的城市雕塑建设将会更加有步骤、有次序、合理健康地发展。

推荐阅读:

兰州雁滩路再添大雁组雕 今起向市民征名

北京朝阳区社区垃圾桶装上数据终端

丹麦景观“大美人鱼”雕塑产自厦门

泉州帮新疆奇台发“石”财 卖石材赚9亿

(来源:滨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