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3日消息:仅是满眼翠绿还不够,高品位的城市绿化应向彩色化、立体化、多样化提升。结合我省开展的“城市绿化年”活动,我市近日确定了“五大战役”之中心市区绿化的具体项目,拟通过道路绿化整改、公园绿地建设、立体绿化等举措,向“天、地、水”播撒绿意,让市民在年底前欣赏到更多美景。
整改26条次干道绿化
提升城市绿化档次
颇具匠心的绿化能够映衬出一个城市的品位,让人过目不忘。例如,市区田安路上种植的洋紫荆花,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浪漫可人。但记者在市区温陵北路北渠附近看到,河堤的一排景观石坛花草,有的三角梅已是枯枝,有的被杂草替代。类似的苗木缺失、枯枝等现象在南环路等许多道路上都存在。
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王奕鹏说,该局已组织开展东环城河、南环路、笋江路等26条道路、街头的绿化整改工作。下一步,市园林管理局会对缺失的花木一一进行补植。涉及比较大面积的,会重新进行规划、设计,从树木品种、花草色彩等方面进行补植和景观整改,提升绿化档次。
建设多个城市公园
扩容城区“绿肺”
连日来,20多种花草树木陆续被运到宝洲街与滨江路交叉口的街头绿地。园林工人小王介绍:“年底前,这里将会多种一些乔木与灌木高矮搭配,不同色彩的鲜花将在此竞放。”据悉,自年初开展“城市绿化年”活动以来,中心市区新增了8块中心绿地,规划面积共计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增加了两个多的刺桐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为3.67万平方米)。
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心绿地有东海片区景观绿化工程,总面积54640平方米;福厦高速铁路泉州火车站广场绿地,规划总面积24000平方米,已建成2000平方米。寸土寸金的闹市街头也挤出不少空地作为绿地,如位于少林路与城基路交叉口西南侧的一块由旧城片区改造腾出来的绿地、笋江立交桥绿地、中芸洲街头绿地等,每块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大多数可在年底前完工。今年我市还规划建设泉州植物园、东海滨海公园、观音山公园等多个城市公园绿地。建成后,它们将成为中心市区又一个有力的“绿肺”方阵。
开展立体绿化80多处
让绿色向空中攀升
见缝插绿,见缝植绿,见缝造绿,我市逐步铺开了空中、水上的绿化工作。
据悉,我市今年计划实施道路边坡、挡墙、桥柱、公园围墙及屋顶平台等立体绿化项目80多处。其中由市园林管理局负责实施的项目有25处,为市区泉山路铁路桥、坪山路高架桥等20处道路桥墩、高边坡和释雅山公园、芳草园、中山公园等5座公园的围墙、护坡。市园林管理局将通过种植爬山虎等植种,并在柱面挂网牵引,让重叠、翠绿的爬藤植物点缀水泥钢筋。而水上绿化也将有突破。市城乡规划部门初步规划在市区刺桐路与东湖街、泉秀街等路口交叉处的临近水渠处设置市民停留空间,配以高档次的绿化景观,并对水闸建筑外墙进行立体绿化。
王奕鹏认为,立体绿化最可行的应该是在居民住宅区。我市提倡有条件的住宅区在屋顶铺设草坪,栽种各种乔木、灌木,辅以花坛、坐椅、景石等设施,建成生态休闲区。
道路绿化、公园和中心绿地绿化、立体绿化,星星点点地连缀起来,将使城市绿意的分布更加细密,而泉州古城也将洋溢着更多“春意”。
推荐阅读: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