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6日消息:国家林业局于今日上午举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汪绚介绍我国林业保护与利用及规划的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汪绚表示:宜林地的“宜”是指干旱荒漠化,包括西藏、青海,有一些原生的荒漠植被,这些土地本身不适合造林,我们从来都不去碰它。宜林地是适合的意思。对于宜林地来讲,宜林地实际上是按照森林法实施条例,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把宜林地作为林地,尊重了自然规律。按照森林演替,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适合森林生长的土地,经过封山育林,依靠自然力,大部分宜林荒山荒地可以演替成为森林植被,宜林地可以恢复森林。通过人工造林,人工促进更新,以及封山育林等措施,可以加速恢复过程。荒漠化地区有一些小灌木丛,我们把它作为宜林地封育起来,灌木经过几十年上百年就可以出现一些疏林,疏林继续通过人工的保护和封育可以长出一些乔木,这也是森林演替的自然规律。
从发展的角度,宜林荒山和荒沙、荒地是林业不可或缺的后备土地。从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宜林荒山、荒沙、荒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也是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必须进行生态恢复和治理,才能改善和优化生产和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统筹兼顾的要求出发,宜林地往往是立地条件差,土地贫瘠,难以用于其他农业生产的土地,发展林业,既可以治理和改善生态,又可以获取一定的生态效益。
张建龙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说的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现有的宜林地都是经过政府规划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后备林地资源。
至于林地的变化,确实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400毫米以下是不能造林的,不能作为林地来统计,我们国家是根据《森林法》来确定宜林地的。
我们现在说的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现有的宜林地都是经过政府规划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后备林地资源。
至于林地的变化,确实现在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400毫米以下是不能造林的,不能作为林地来统计,我们国家是根据《森林法》来确定宜林地的。
从造林方式上讲,一般在西北地区属于封育,大家现在去看100毫米、200毫米的荒山,大家认为不能造林的,通过封育和自然力的作用也可以逐步长出树来。内蒙、宁夏那儿都不到400毫米,有的是100毫米、200毫米,抗旱的乔木也都在生长。为什么林地在扩展?有几种措施,现在林地的扩大不是我们林业部门想扩大,林地是逐步扩大的趋势,扩大有哪些,实际上是陡坡地。根据《森林法》规定25度以上都需要退耕还林,但是我国人口比较密集,实际上有很多25度以上陡坡地被开垦了。现在随着人口的迁移,特别是西北有一些地方由于生态移民没有人居住,过去的陡坡地自然就成为了退耕还林对象,造林之后就成为林地。这几年我们有退耕还林的政策。有一些条件好的地方,林地也在陆续扩大。我们规划的目标还是很保守的,估计真正到2020年林地面积可能还不止这个数。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