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古树王”党委教授吴新元的追树梦想

2010年08月25日 09:28中国网

青岛:“古树王”党委教授吴新元的追树梦想

中国园林网8月25日消息:很早就听说青岛有一位“古树王”,他不仅于2006年出版了一本专门以古树名木珍贵遗产为题材的摄影诗文专集《树魂 青岛崂山古树名木精赏》,而且最近还由市档案局为他举办了古树摄影艺术收藏展。趁出差来青岛的机会,我慕名拜访了这位远近闻名的“古树王” 吴新元,青岛市委党校教授。

谁说只有百年?

第一次踏上齐鲁大地,年轻而有活力是青岛给我的第一印象。当我把自己的感受和吴教授交流时,这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老师表示不完全同意:“我们可以说青岛这个城市仅有百余年历史,但是说青岛仅有百余年历史,那是不对的,因为我拍摄的青岛古树就可以证明青岛的历史绝对不止百年!”

在他的电脑前,我第一次从一个全新的角度 古树 了解了青岛的历史:即墨马山出土的南洋杉木化石证明青岛起源于1亿4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崂山道教圣地 太清宫内由其创始人栽植的圆柏已有2150年历史,这更有力说明了青岛的历史远远不止百余年;上清宫1140岁高龄的银杏树也见证了青岛过去千百年来的世代更迭;平度市一棵树龄超过630年的国槐,是当地“四姊妹槐”中的“大姐大”,每天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你们现在同姓氏的人,“五百年前是一家”;而那些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引进的雪松、黑松等景观树种,则是青岛百余年来风云变化历史的“见证人”。

看到吴老师拍摄的这些诉说着历史沧桑的古树图片,谁还会再说青岛仅有百余年历史?

推荐阅读:

天津市名木古树将享受“一对一”服务

荆州:路边大树被虫蛀摇摇欲倒 居民安全受威胁

广州:停车场老树断臂砸中三豪车 奥迪车主刚离开

广州:黄花岗百岁“孙中山手植树”生病“打吊针”

[分页]

青岛:“古树王”党委教授吴新元的追树梦想

三年磨一剑

吴老师主业是教授应用写作,在专业圈子里早已卓有建树、大名鼎鼎,但他在写作理论研究抽象思维领域遨游之余,又将自己的形象思维尽情展示。1989年从影以来,小试牛刀,便先后摘取过香港影赛的金、银奖牌,有关作品陆续在《中国摄影》等专业报刊发表。现在,一本集摄影、诗文、医学和经济知识、古今故事于一体的画册《树魂 青岛崂山古树名木精赏》,更是历经三年磨砺,一鸣惊人!

据吴新元教授讲,他与古树结缘是在2002年冬天,当时他到宁波参加一个国际写作学术会议,在途经太湖时,环湖枝干婆娑的古树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于是他决定发挥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专业优势和摄影方面的爱好特长,遍寻青岛的古树名木,将绝美的风光和文化底蕴呈献给世人,以唤起人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

但是青岛的古树名木有1240多株,要在青岛这106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株株地寻找这些散落的古树,其难度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幸亏在当地园林部门友人帮助下,他得到了一本由孙守信老先生主编的内部资料《青岛市古树名木》,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可以让他“按图索骥”。而有此帮助,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工作效率:这本有200页,150多幅图,10万多字的煌煌大著,吴教授仅用了3年时间就得以完成,也就是说他平均每周要拍摄一株古树图片,包括制作设计、配写诗文和知识性说明,而且这一切都在业余时间完成。为凸显古树的优美虬枝,表现古树散发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他选择了叶落之后的秋冬季节去拍摄,刺骨的寒风不说,路上的交通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些古树大多生存于深山当中或者寺庙农村,而他的代步工具只是一辆普通的摩托车;翻阅这本画册,我们还不难看出,为了表现“大雪压松挺且直”的坚韧不拔、威武不屈,他还要在大雪纷飞的时刻拿上相机走出温暖的家门 “当时全凭一股激情,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以重复”,吴老师不无自得地回顾说。

对一个摄影师来说,给古树拍些精美的照片、出本画册是件很平常的事儿,但是,给每幅照片都配上相得益彰的诗歌美文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更不用说再对这些树种的生物特性、经济医疗价值等给予详细的介绍了。这些在常人看来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儿,吴新元教授都一一做到了。他一方面遴选了中外文学史上数百位名人吟咏树木的篇章,另一方面还自己创作诗歌,以给这些作品“图配诗”,此外,他还将这些古树的文化渊源、人文痕迹、传奇故事等一一奉献给读者,让读者在欣赏图片美的同时,感受古树历经岁月沧桑的精神气场和其蕴藏天地精华的魂魄。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把历经三年磨砺的“利剑”一出鞘,就赢得了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不仅多家媒体给予报道,甚至还获得了省市各级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推荐阅读:

天津市名木古树将享受“一对一”服务

荆州:路边大树被虫蛀摇摇欲倒 居民安全受威胁

广州:停车场老树断臂砸中三豪车 奥迪车主刚离开

广州:黄花岗百岁“孙中山手植树”生病“打吊针”

[分页]

青岛:“古树王”党委教授吴新元的追树梦想

万里走单骑

吴新元教授在他的一首配诗《一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旦发生,便不会停止”。这句话所表现的何尝不是他对摄影、对古树名木的热爱?青岛的古树拍摄工程完成了,他又把目标扩展到全省乃至全国。目前,随着他所负责的省社科规划课题 《山东古树名木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研究》的完成(2007),全省数百株主要古树名木的“靓影”都随着他的“千里走单骑”而收进了他的镜箱,现在的他正在利用各种机会“万里走单骑” 实现他的最大理想,争取全国34个省区起码每地有一株古树名木落入他的镜箱。

我到吴新元教授家拜访是在他出发去江西赣州和陕西西安分别参加应用写作学术和公文写作学术会的前一天,当然这又为他提供了一个拍摄全国古树名木的宝贵机会。我很奇怪,他不是专职林木工作者,又是怎么知道各省市都有哪些古树名木呢?他拿出他的“看家宝贝” 《中国树木奇观》,这部定价近700元,连有关单位都不舍得掏钱买的巨著让我豁然开朗:这是中国林业部从1995年就组织编纂,2003年才出版的一本关于我国古树名木的大百科全书,有1800多幅照片,地域涉及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这次出差,吴教授打算先去赣州,然后再去福建、青海、宁夏、山西、陕西等地去拜访当地的古树名木。

粗略统计了一下,这次出征回来后,吴新元教授将拍摄有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古树名木,未及拍摄的只剩下海南、香港、台湾、西藏以及东三省和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了。擅自套用他的诗歌《一旦》中的形式,他肯定会“一旦没有拍完,便还会 万里走单骑 的”!

期待着吴教授的另一大作横空出世!

推荐阅读:

天津市名木古树将享受“一对一”服务

荆州:路边大树被虫蛀摇摇欲倒 居民安全受威胁

广州:停车场老树断臂砸中三豪车 奥迪车主刚离开

广州:黄花岗百岁“孙中山手植树”生病“打吊针”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