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7日消息:复合种植模式即根据植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如高矮、冠幅大小、光照及空间需求等)差异而取长补短、相互兼容,进行立体多层次种植,以求在单位面积内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间、水分、养分而达到最大生长量。
在当今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生产量,在一些适宜的种植领域推广复合种植模式,不失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选择。
复合种植提高产能
20世纪末期以来,社会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不断增强,加上国家六大林业工程建设的相继启动、森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等,各地对绿化苗木的需求急增,推动了绿化苗木产业的飞速发展。
但是,一个被人们视为朝阳产业和利益巨大、前景看好的产业,在近十年来却程度不一地存在规模大、效益低、结构不良、呆货压仓等现象。苗木生产尚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各项绿化需求。
比如,由于种植密度大,小杆茎苗木多,胸径8厘米以上适应市场需求的大规格苗木少,特别是乔木类杆形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的骨干树种、大杆茎饱满冠形的各类苗木十分紧缺;缺乏规划和满足生态多样性需求意识,常绿苗木多,彩色和落叶苗木少;设计品种单一,乔木类多,球形、花灌类偏少,满足不了现代城镇绿化立体、多层次、多观赏面、多季度变化对各类苗木的需求。
如何改善和调整苗木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培养大规格乔木类和多样化的花灌木,是当前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绿化苗圃推广复合种植,无疑可提高绿化苗木生产能力。
推荐阅读:
[分页]
复合种植原理分析
复合种植模式因上层植物栽培落叶树种,栽植株行大,短期内难以郁闭,可以保证下层苗木有足够的阳光满足生长需求;落叶树种在11月至次年4月的半年间处于休眠期,可以为下层植物光照不足提供补充机会;下层植物适当选择稍耐阴树种,5月至10月虽有遮挡,但有较强的散射光,11月至次年4月有全光照,光的需求可以满足;对新定植的色块小苗而言,夏秋适当的遮阴,还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复合种植有利于土地综合利用。一是土壤深层和浅层的综合利用。乔木类树大根深,主根一般分布在深层,而花灌木苗小根浅,一般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表土层,二者在土壤利用的空间分布上没有根本冲突,土壤得到充分利用。二是花灌木经营时间短,一般1年~2年要起挖出售,圃地土壤要重新翻耕和施肥,对乔木的主根没有伤害,对其侧根和表层毛细根有一定的伤害,但这种伤害是有益的,有利于乔木根系的收缩紧密分布和促生新根,有利于提高乔木移植的存活率。
复合种植综合效益更高。通过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兼顾,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综合利用,从而提高了经营的稳定性,降低了经营风险。更重要的是,复合种植能够优化结构、丰富品种,以更多样化的苗木更好地适应、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种可行种植模式
模式一:落叶乔木+常绿花灌木(前期)+草本(后期)
落叶乔木可选品种:银杏、紫薇、木瓜、法桐、红叶李、红叶桃、紫叶矮樱、国槐、垂槐、黄金槐、红黄白玉兰等经营时间长、经济价值高,杆茎越粗越值钱、越大越值钱的树种。
推荐阅读:
[分页]
常绿花灌木可选品种:大小叶黄杨、法国冬青、蚊母、荚迷、栀枝花、龟甲冬青、红继木、金叶女贞、八角金盘、笔柏、龙柏等经营时间短、规格不大、两年内可出圃上市、略为耐阴的树种。
草本品种:葱兰、麦冬、玉簪、萱草等市场需求大的草本。
对落叶乔木作长效产品经营,时间5年~10年甚至更长。作为上层苗木,要大株行距栽植,至少3米×2米以上,主要以培育杆茎和良好的冠形为目的。
对常绿花灌木作短效产品经营,经营周期1年~2年,总经营时间5年以内。作为下层苗木,要适当合理密植,视不同品种和经营目的来定株行距。如作为球形类培养,株行距1米×1米左右;如作为色块类培养,株行距一般在20厘米×30厘米以内。在上层乔木充分郁闭后,不宜栽植花灌木,宜改植草本,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
模式二:常绿乔木+常绿花灌木(前期)+草本(后期)
常绿乔木:桂花、广玉兰、枇杷、红果冬青、大叶女贞、香樟、榕树等经营时间长、杆茎越粗越值钱、冠形越大越值钱、培养价值高的树种。
常绿花灌木:蚊母、红继木、龟甲冬青、八角金盘、笔柏、龙柏、大叶黄杨等经营时间短、规格不大、经营1年~2年可出圃、略为耐阴的树种。对比第一种模式,本模式中花灌木的选择范围稍窄一些。
对常绿乔木作长效产品经营,时间10年~15年甚至更长;作为上层花木,要大株行距栽植,比第一种栽种株行距要更大些,选4米×3米或4米×4米为宜,主要以培育杆茎和饱满冠形为目的。对常绿花灌木作短效产品经营,经营周期1年~2年,总经营时间5年左右,其余要求与第一种模式相同。
模式三: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前期)+草本(后期)
这种栽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综合利用,根据生物多样性原理,其在防虫抗病、生态稳定性方面更强。如树种搭配合理,其生长速度比前两种更快。但常绿和落叶乔木的树种搭配十分关键,必须注意几点。
一是两者的生长速度不能差异太大,否则容易形成一种压另一种的态势;二是两者的生物学特性要有互补性,如冠形一个大一个小、根系分布一个深一个浅等;三是两者在生理上要有相容性,不能相克,如一种树的气味能抑制另一种树的生长、一种树所携带病菌对自身并无影响,但对另一种植物却会形成致命的影响等。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