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9日消息:“不要碰,手不老实,你没看到那儿写着‘剧毒’吗?”近日,记者在珲春市靖和桥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模样八九岁的孩子,正要伸手够挂在树上的吊瓶,却被母亲严厉制止。
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自己家住靖和桥附近,经常路过这些“打吊瓶”的树木,但不知什么时候起,这些挂在树上的营养液怎么变成了“剧毒”,“这袋里装的到底是什么,还是让孩子离远点好。但如果这真是‘剧毒’,裸露在外面也太危险了!”
记者来到“剧毒”面前,发现在绿色的包装袋外面贴了一张白纸,上面印着“骷髅”标志,写着“剧毒”、“请勿动”的字样。而包装袋背面的说明书仅仅提到“营养液”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没有任何关于危险品的警示标志或说明,其中说明书最后还写着:“本品直接使用,省工省时方便……对环境无污染。”
为此记者联系了珲春环美绿化公司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营养液变“毒液”实属无奈之举。“营养液里会有一些化学药品和刺激性药品,但没有‘剧毒’,标签是后贴的,因为不这样标注的话,我们也没办法。”该负责人对记者讲,珲春正在进行“输液”的树木约有1000多棵,但由于这些“营养吊瓶”裸露在外,一些小孩儿会好奇并把这些“吊瓶”破坏,严重的时候约50%的营养液袋被划破。但自从贴上了“剧毒”标签后,破坏的情况逐渐减少,效果明显。
“希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能进行指导和教育,告诉他们要热爱树木,热爱花草,热爱自然。”该负责人表示。
推荐阅读:
(来源:图们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