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9日消息:曲靖市沾益县九龙山苗圃里,一批赶在今年年底上市的圣诞树树苗引起了参观团的注意,兼顾市场效益的林木一改往日“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市场前景广阔的林木代替了原本低价值的低效林。曲靖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林业用地亩均产值仅80元,有林地亩均产值仅115元,中低产林改造显得迫在眉睫。日前,全省中低产林改造推进会议在曲靖市召开,省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出席并发表讲话。他提出,全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60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到2020年每年改造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000亿元以上,从根本上扭转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现状 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1棵竹子重达200斤左右,按目前行情计算,农户种植1亩竹子就可收入1500元,农户收入可观。”孔垂柱表示,特别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由于人口少、林地多,其林业产业棵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云南省仍面临着不少困难。部分地方和部门没有配置专门的工作力量,中低产林改造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受到当前林木采伐政策、改造技术储备不足等因素限制,推进速度缓慢。
在政策方面,公益林抚育采伐、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权评估与流转制度和优惠扶持政策等政策层面的问题还需完善和突破。与此同时,科技支撑滞后,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中低产林改造的需要。
据了解,目前全省涉林企业8309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54家,约占2%。在改造过程中,龙头企业“以点带面”的作用突出,可云南省现阶段林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缺乏有实力,特别是与中低产林改造配套的深加工企业,加之参与改造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连接不紧密,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采伐剩余物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且成本高。
此外,融资渠道单一也成为目前影响改造顺利完成的因素之一。
支招 明确改造范围适地适树
会上提出,要根据林地的性质和功能对中低产林分类改造,重点改造商品林,局部改造公益林,禁止改造自然保护区林木、原始天然林、特殊灌木林、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生物多样性典型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林地林木,统筹兼顾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不提倡“剃光头”式的改造,防止树种单一和水土流失。
“确定适宜当地种植的1至两个品种,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林业产业群、产业带。”孔垂柱强调,核桃种植要注重良种区域适宜性。
重点抓好云南省15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培育,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外、省外大企业参与中低产林改造。降低门槛,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并使之积极参与龙头企业配套产品供给、销售等工作,增强产业关联度。
推荐阅读:
[分页]
个案
大理 核桃种植大户年入百万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在全省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围绕建设2000万亩,其中重点发展1000万亩核桃的目标。在编制的《大理州中低产林改造总体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完成中低产林改造736万亩,把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改造作为推进中低产林改造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并进行包装、组织招商推介,通过经营权流转,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开发。
大理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百亩以上核桃大户1710户。永平县北斗乡核桃种植大户常永祥,建成了千亩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年收入达130多万元。
腾冲 多种经济林木齐头发展
通过调查评估,腾冲县共有150余万亩中低产林亟待改造。规划中,根据林地的经营方向、目标和立地条件,结合腾冲县特色经济林产业,用材料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要求,优先选择核桃、油茶、银杏等经济林木及西南桦等乡土速生丰产树种。
按此规划,到2020年实现林业经济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的50%。
推荐阅读: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