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 6月17日,山东平邑创伟金银花有限公司基地的5亩金银花苗刚刚扦插完,就被贵州兴仁县的陈经理“买”下了。经理冯现伟高兴地说:“去年平邑金银花值钱,今年的金银花苗就更金贵了!”
地处山东沂蒙山区腹地的平邑县不贪大求洋,立足于“中国金银花之乡”的资源品牌优势,以金银花为依托,为资源性地区强县富民找到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全县金银花已形成产、加、销、运、储、研等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条条产业链上有项目、整条产业上有效益的崭新格局,成为该县农业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全县金银花仅在流通环节的收入就达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00元,其中30%来自金银花产业,流峪、郑城等主产地农民经营金银花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
如何实现资源产业的效益最大化?近年来,平邑县在出台系列政策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同时,结合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政策,给金银花留足1米的地堰,规定随地走,谁栽谁有;签订不少于30年的梯田地堰绿化合同,允许承包户依法继承或有偿转让;规定新发展1亩金银花补助20元钱;县财政每年从农发基金中拿出180万元,设立“金银花发展基金”,专门用于金银花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平邑金银花的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到2010年春天,全县金银花种植规模达到3.1亿墩,折合面积65万亩,年产量(干花)达600万公斤。
由于农民熟知金银花茶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工金银花茶成为该县发展金银花产业加工环节的重头戏。20世纪90年代初,该县组织有关企业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等联合开发金银花系列保健茶、饮料。为此,县、乡多次举办培训班,使金银花茶制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全县仅是有规模的金银花茶厂就有126家,年加工金银花200万公斤。仅此一项,每年农民增收9600万元,人均增收160元。
市场交易是金银花产业销售环节的主渠道。为充分发挥“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品牌效应,该县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累计投资1.2亿元在县城建设了“沂蒙金银花商城”,在流峪、郑城两镇建成“十里药材长廊”和金银花专业市场,今年又投资9000万元建设“中国金银花物流港”,使平邑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年中药材交易量达2000万公斤,年交易额达24亿元,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交易格局。在全县形成了行销商、坐商、小商贩等大中小不同层次的金银花购销队伍,全县有6万余人从事金银花中药材贩销,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金银花营销大户达140多家,吸引了20多个省(区、市)的药材公司、制药厂在县里设立收购点或办事处。
为了提高金银花产品的附加值,近些年平阴县通过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子,挂靠科研院所、大集团、大企业,大搞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迎刃而解。目前,香港“王老吉”、北京“同仁堂”、“哈药”集团、康缘药业、康美药业、南京金陵制药等均在平邑有金银花项目,先后培植了蒙阳药业有限公司、药饮片有限公司、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等38家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金银花能力达300万公斤以上。
培育金银花苗是该县花农在生产环节发展的一个新的“循环经济”项目。由于金银花根系发达,具有保土、护水的生态功能,成为山区开发的首选栽植项目。基于此,该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利用荒坡、荒沟、荒地培育金银花苗。据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嘉坤介绍,农民一家一户培育花苗不用占好地,利用剪枝时剪下来的枝条秋天培育,第二年春天就可出售;春天培育当年秋天就可出售,又易管理,效益可观,金银花主产地的农民都乐意栽种花苗。按一亩山岭薄地育“大毛花”苗10万棵~30万棵,当年每株就能卖到0.10元,收入就可达1万元~3万元;育“四季花”苗2万棵~4万棵,当年每株就能卖到1元,收入就可达2万元~4万元。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培育的“九丰一号”四倍体金银花苗木新品种,每株卖到10元。
在发展金银花产业的过程中,该县做活金银花生产、加工的研发文章。该县相继成立了平邑县金银花协会、临沂市金银花协会、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为专业技术顾问,成立了金银花开发办公室,组建了“金银花育种中心”,发展民间苗木公司200余家,对全县金银花进行普查分类,筛选品质好的金银花,通过组培繁育等新技术进行培育,先后培育出大毛花、四季花、蒙花I号、蒙花II号、九丰一号等6个系列140个优良品种,全县金银花品种改良率达到95%以上。金银花采收由原来的一季花发展到二季花、三季花,产量与质量都有了提高,同时推出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等一批新工艺新技术,为全县金银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