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2010年06月02日 13:25海峡都市报陈燕燕 曾力 包华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中国园林网6月2日消息:“啥时搬?搬到哪儿?”最近,福州金山花卉市场的花商挺忙碌,手机声此起彼伏,不时有熟客打来电话探听消息,有些心急的客人索性找上门,打听消息之余,趁机淘些正“搬迁打折”中的花草。

上周,金山花市 搬迁的消息在花商间传开,由于金山展览城即将东迁,这个与展览城仅一墙之隔的花市面临曲终人散的命运,而金山剩余的几个花市也未成气候,当年的“花卉之乡”风雨凋零,至此,榕城花卉市场即将从四家相争,转变为三足鼎立。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世代花农 已四度迁徙

昨日上午10时许,金山花卉市场外,太阳暖暖地照着,高依姐 坐在花圃外绣十字绣,隔壁的何依姆、刘依姐 围了过来,三个女人边说边叹气,“上周,我刚从广州花市进了一大批货,突然要搬迁,还没找到新址,咋办才好?”

推荐阅读:

世博场馆绿树鲜花点缀 展示异域别样风情

济南:今年南方天气异常 鲜花价格贵了不少

苗木标准“自下而上”结合实际生产 才会落地

大花蕙兰品种求新不如求稳 生产商要理性选择品种[分页]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搬迁的消息,她们是从报纸上看到的,之前曾听到风声,但一直当谣言放一边,继续维持着花圃的生意。如今,新址怎么选,她们挺头疼,“要靠近公园、生活区,得有醒目的门店,还得有一定规模”,花商们想在马路对面租一排店面,但沿街搭花棚是违章的,想到附近的石边花市租花棚,那厢生意不景气,花棚被当成仓库租光了,这些天,十多个花商东奔西走,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落脚点。

高依姐是福州建新镇人,她说,建新是有名的花卉之乡,以前,几乎家家栽花、户户种树,她家世代是花农,后来土地被征用,他们迁移到闽侯南屿,买了20多亩花田,还在建新花卉市场租了花圃,2003年底,金山花卉市场建好了,她又迁了回来,成了这个花市的第一代花商,当时,花市面朝金山展览城,背后是一条泥路,盆栽往路边一摆,车辆开过,粉尘漫天飞舞,“第一年亏了9万元,两三年后才盈利”,但她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一咬牙坚持了下来,多年来,20多家花圃只剩下10多家,但她也迎来了花市的“春天”,近年来,泥土路修葺一新,花市面朝这条宽敞的水泥路,成了金山最热的花市,附近居民喜欢来这条路上散步看花,来金山办展会的公司也常来购花。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别小看咱的花圃,南京、广州、河南各地的花商特地来进货”,说这话时,高依姐难得地笑了,南屿的花田培育了不少好苗子,澳洲杉 、榕树盆景 等都是福州花市独有的,以后,花市一拆,外地花商找她们就难了,金山居民想买花,或许也要多跑几段路。

“最大的花市” 只剩三家店

与金山花卉市场隔着几个路口,是福州石边花市,被高依姐等花商戏称为“森林公园”。主持人在金山大道和浦上大道之间的建新中路旁找到这个花市,看到黑幔围起的花棚外种着许多大树,一棵棵紧挨着,密实的程度丝毫不输给森林公园。

推荐阅读:

世博场馆绿树鲜花点缀 展示异域别样风情

济南:今年南方天气异常 鲜花价格贵了不少

苗木标准“自下而上”结合实际生产 才会落地

大花蕙兰品种求新不如求稳 生产商要理性选择品种[分页]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在大树的掩映下,花市的入口很不起眼,“福州花卉超市”六个大字早已褪色,两溜花棚外大多是铁将军把门,塑料薄膜、黑幔等围得严严实实,其中一个花圃塞满了待售的藤椅,另一个花圃长满杂草。

主持人走进一家营业中的花圃,老板金依姐 老远就迎了上来,她高兴地说,“难得见到顾客,有时一整天也做不成一单买卖”。金依姐也是当地人,2007年,石边花市一期建成了,有关部门表示,该市场将分三期开发,占地120亩,3年内建成,将成为福州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依姐挺心动,她抢租了个花圃,想把祖辈的花农生活继续下去,没想到,三年多来,花市越来越不景气,20多家花圃只剩三家在惨淡经营,剩下的花圃全成了仓库,花商在此培育花草,再转运到其他花市卖,曾有一家花商想培育一个生态园,但一直没获得审批,三年来,这个荒废的花圃成了杂草的天堂,规划建设的二、三期花市也没了声息。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究其原因,金依姐说,这个花市太偏,门面又被众多大树遮挡,上门的顾客少之又少,“有些树是花商就地培育的,还有些是各地移植过来的”。

推荐阅读:

世博场馆绿树鲜花点缀 展示异域别样风情

济南:今年南方天气异常 鲜花价格贵了不少

苗木标准“自下而上”结合实际生产 才会落地

大花蕙兰品种求新不如求稳 生产商要理性选择品种[分页]

房前种花田 撑多久算多久

和这些个体户不同,金山还残留着一些花田,老花农在自家屋前大面积地种花,以低价卖给各地的采购者。主持人在洪湾中路,看到沿街的水泥房外摆着一溜儿三角梅 、发财树 等大盆植物,枝叶上插着纸牌,写着买花的联系电话。

主持人走进一家花圃,正午时分,刘依姐正戴着草帽,在花田里锄草,她隔着几排盆景,扯着大嗓门说,他们祖辈在房前种花,一片花田能养活一家好几口人,近年,新房子越盖越多,花田越来越少,一些有实力的花农到闽侯南屿等地租地,搞起花木培育基地,另外一些人则入驻花卉市场搞销售,如今,沿街只剩下七家花圃,全靠批发,作老顾客的生意。

到了傍晚,有些花农也推着三轮车,到附近的生活区楼下叫卖,尤其到了夏天,鲜嫩的花草盆景 往路口一摆,总有市民停下脚步挑选,当然,执法部门不允许随地摆摊,看到穿制服的人靠近,他们总慌不择路。

近年,刘依姐多次听到风声,说这条街也要搬迁,但她没想过放弃这片花圃,“咱租不起花市的门面,在这里撑一年算一年”,更让她叹气的是,儿女长大了,但没人愿意当花农,怕累怕曝晒,花田后继无人了。

福州:几度迁徙 金山花市何去何从?

市民声音

市民陈先生:城市不断扩展,花市不断搬迁,难道偌大的福州城容不下一个花市?福州有不少特色花草,无法集中展示太遗憾了,培养一个市场不容易,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搬迁的花市安排好后路,更希望新址不要太偏,方便市民逛市场。。

金山街道工作人员:金山花卉市场是临时的,那块地原本是绿化带。城市化进程加快,金山已变成黄金地块,现有的花市搬迁是必然趋势,目前无法划出大块的地作为新花市,我们也曾考虑开发花卉一条街,但需要相关部门审批,而经营成本提高了,花农能否接受也成了问题。

省花卉协会顾问蔡幼华:建新镇是我省三大花卉之乡中最古老的一个,也是全国知名的花卉之乡,许多外地花商到福州买花,都是冲着这个名头,建新花卉已成为品牌。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展,这一带的知名花市将渐渐消失,竞争力越来越弱,为了保住花卉之乡的美名,也为了花农的生计,希望能在该地域找到一块合适的地,建一个永久性的花卉市场。

推荐阅读:

世博场馆绿树鲜花点缀 展示异域别样风情

济南:今年南方天气异常 鲜花价格贵了不少

苗木标准“自下而上”结合实际生产 才会落地

大花蕙兰品种求新不如求稳 生产商要理性选择品种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