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出资330万元,耗时110天实施搬迁
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树挪死,人挪活?不,树也照样可以挪活!还记得两年前新安江386岁古樟树大迁移吗?当时建德出资330万元,耗时110天实施了整个搬迁工程,吸引了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到今年,这古樟树又长了2岁,变成388岁了,居新家后的古樟“老人”日子过得安好?
近日,记者在新安江东入城口大樟树下看到,当时迁移时搭起来支撑树枝的几十根支架基本拆除,只留下两根铁支架,支撑两支大树枝。经过两年的养护,大樟树不仅恢复了元气,而且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鸟儿在枝叶之间跳跃欢叫。暮春初夏之时,老樟树众多枝头抽出有别于深绿色老叶的淡绿色新枝叶,新枝叶团团簇簇,泛着油亮的新绿,发出勃勃生机。
据介绍,自2008年5月上旬迁移到位后,养护专家为大樟树全身建起了喷灌系统,以便向老树提供营养液,适时向根系喷水,发现虫害及时进行除虫。根据专家的意见,在古樟树根部覆盖了70立方米最好的有机肥——太湖泥炭,喷洒了1000斤相当于“人参汤”的生根水。有关专家说,老樟树相当于六七十岁的老人,喷灌系统的“营养液”和泥炭就如同补品,让古樟树强筋壮骨,才使古樟挪位后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今年6月2日下午,70多岁的古树养护专家——上海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徐虎,再次来到古樟树迁移现场察看。徐虎说:“两年前刚迁移过来时,很多根烂掉;两年后促进根系生长的措施已经产生效果,说明炭泥在起作用。” 徐工程师对古樟树迁移感到非常满意。离开建德前,他告诫养护方,以后泥每两年施放一次炭,以增加古樟树的营养。
推荐阅读: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