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在伊宁市各乡的果园里忙碌的施丽。
中国园林网5月20日消息:半个世纪前,施丽千里迢迢来到边陲伊宁市,把技术像风吹种子一样传授至一个村、一个乡,对于伊宁市的农林产业,人们始终肯定着她的功劳和价值。
78岁的施丽在她位于州政府家属院的家里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在4月的阳光下,她朴实得像庄稼一样的话将时间拉回到半个世纪前。2个小时后,一个伊犁的拓荒者形象、一个将事业与生命画等号的女性、一个把伊犁果树和蔬菜带进辉煌时代的使者形象印在了笔者的脑海里。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这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频率出现的口号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被施丽实践着。
上世纪50年代初,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解决温饱最紧迫的办法是改变中国千年不变的农耕方式。从小生活在成都、父亲是老师的施丽在四川大学选择了园艺系。四川大学与西南农学院进行院系调整时,施丽本可以调整专业留在大城市,但她下定了“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决心。她说,那个时候没有人想到自己,只想着将来要为国家做些事。
1955年,施丽被分配到新疆和田地区工作。她不知道几千公里的路程会走一个月。当她坐轮船从四川宜宾到武汉,再乘火车从武汉到陕西宝鸡,又换汽车到达和田,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的她突然就想到了锡伯族人的“西迁”。
荒原、风沙,无法想象的贫穷,这是施丽对和田的第一印象。没有时间考虑怎样面对、如何克服,施丽只想尽早地在这片荒原上栽树,继而成林。第二年,施丽与同从西南大学分到和田工作的大学生林培钧结为连理,后者最终成为新疆著名的农林专家。“携手事业是主要的,当时感情的因素并不多。”施丽回忆当时两人走在一起的原因时说。后来,两人的共同事业将爱情滋养丰满直到今天已够得上“天荒地老”的级别。
推荐阅读:
那时,没有盐,从山上挖回硝土浸泡;没有成品的布就自己织。夫妇俩忘我地工作着。1957年,组织派夫妇俩到伊宁市工作时,夫妇俩对和田依依不舍。“当时人们称伊宁市为伊犁河,一听到伊犁河,人们都觉得那是一个类似于天堂的地方。但我们觉得在和田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施丽说。
到了伊宁市,两人才发现这里一样贫穷落后,只是自然环境好一些。从此,从春到秋,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施丽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毫无保留地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同时也见证着伊宁市农林业的发展。
“365天,300天在地里”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伊宁市的本土苹果就有100余个品种,施丽通过筛选,确定了十几个品种作为主栽品种,而当年的“秋柠檬”(俗名“二秋子”)因为丰产、成形快被作为主栽品种中的主打品种全面推广。推广并不容易,施丽一家一家地跑,从讲理论到说经验、从集体培训到手把手地教,看着一年一年“二秋子”渐成铺天盖地之势,施丽有了成就感。
在“二秋子”成为伊宁市果树霸主时,施丽和其他科技人员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从内地引进新品种上。几年后,“红元帅”代替了不耐贮藏的“二秋子”。上世纪70年代,由“红元帅”和“国光”杂交的“红富士”在施丽和其他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现身伊宁,继而全面占领果园。今天,“红富士”已在全球推广,而伊宁市算是较早引进的。
为了新品种的尽早诞生,施丽和她的同伴常常到深山中找种子,带着干粮、棉被一呆就是20多天。将野果树种子与家养的果树嫁接后,施丽每天看着果树的变化,做着记录、分析。为了让百姓富起来,哪里有地,施丽就带领农民在哪里栽树,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伊宁市有一年竟栽了1万亩果树,仅卖果苗就收入15万元,以此补贴农业,农民们乐开了花。
施丽和众多科技人员的到来,使伊宁市的梨、李、杏、葡萄种植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施丽除了在果树培育上倾注巨大心血外,对蔬菜种植也情有独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伊宁市的主打蔬菜是大白菜,品种单一,百姓全靠“立秋前三天、后三天”的经验下种。施丽和其他科技人员引进内地品种后,经常开座谈会,早熟大白菜、晚秋大白菜等品种得以推广。施丽将园艺当做了儿女。她为了果树和蔬菜这对“儿女”,将两个女儿送到了保姆家,一分别就是一个星期;女儿们最远还被送到了四川父母身边,一呆就是5年。“儿女不在身边,我和丈夫把心思都花在了地里。一年至少300天在地里。”施丽回忆说。
野生欧洲李的首个“伯乐”
从四川的学子成长为大西北的园艺师,施丽有诸多荣誉:伊犁州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伊宁市、自治区、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更在乎自己的诸多作品:她的《新疆和田绿洲的葡萄》被编入《中国果树资源调查汇刊》,她参与编写了《伊犁州直属县(市)果树资源调查报告》、《新疆伊犁果树资源》,独立完成了《快速育成苹果整形苗木的经验》、《伊犁桃树葡萄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等。而她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野生欧洲李的发现。
推荐阅读:
已近80高龄的施丽仍然时常做研究,关注伊犁林果业的发展。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有没有野生种的欧洲李,一直是世界果树学者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1980年由施丽揭开了谜底。
当时的中国果树研究所所长来伊犁调研,施丽陪着爬山过沟,走到尼勒克县种蜂场的山林中,脚下一株与小草差不多高的树苗吸引了她的目光,她的内心一阵狂喜:太像欧洲李了,难道是野生的欧洲李?带着疑问,她又发现了多株这样的树苗。
回到伊宁市,施丽将带回来的树苗种在果园,无数次的试验和求证,终于证明这些长在尼勒克县林间的树苗就是全世界果树学者苦苦寻找的野生欧洲李。
在之后漫长的10年里,施丽和丈夫采集野生欧洲李的果实、枝叶,制成无数标本,与多个品系的人工种植欧洲李做对比;无数次将野生欧洲李与驯养的几十个品系的欧洲李嫁接,通过记录、分析,寻找品质最好的欧洲李。
上世纪90年代,施丽在丈夫的帮助下撰写的论文《新疆伊犁野生欧洲李的发现与分布》被国内外专家高度赞誉。国际园艺学会李、杏组组长曾评价她“对野生欧洲李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州的一名园艺师如是评价:施丽发现并研究野生欧洲李,对欧洲李品系优质化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生命与园艺同在
有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伊宁市林果业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此阶段正值第一批包括施丽在内的科技人员来伊全面推广“二秋子”;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以“红富士”走入林果业前台为标志;第三次就是现在,在我州大力发展林果业的背景下,伊宁市林果业再次奋起。
没有人否认施丽对伊宁市前两次林果业飞跃的贡献。其实,也无法将第三次飞跃与施丽完全分离开。施丽退休后,并没有远离园艺。多年来,施丽分别担任州直多个县的林果业顾问,在林果业种植、推广和果树的防灾、防虫害方面曾提出颇有见地的意见。她与国家级、自治区级园艺专家经常商讨园艺发展、规划,并积极参与有关林果业的研讨会、评审会。这些都对伊宁市林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春去秋来,虽然施丽已近80高龄,但对园艺的热爱和关注如同心脏之于身体,与心同在,与身同行,无法割舍。用她的话说:“园艺和我今生有缘。”
推荐阅读:
(来源:伊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