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3日消息:“我们山庄开张不到两年,去年营业额就达到了10多万!”陕西泾阳县北部龙泉乡龙泉山庄的老板刘炜高兴地向记者介绍,“12年前,我们把这片山承包之后,在这里栽植水保林203.5公顷,还发展了420.8公顷的经果林,建成了2公顷的苗圃,并且依靠这些资源开发了绿色旅游,建起了这个山庄。去年总收入达到343万元,其中果业315万元。”
5月1日,这是山庄开业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刘老板自豪与高兴劲灌注到身体的每个细胞,不停地给客人介绍这里的情况。
一片片白色的苹果花在春风中摇曳,一排排坚固的水泥葡萄架挺立在盘旋纵横的黄土地上,青青的草、绿绿的叶,为光秃秃的黄土披上了绿色的外衣。
“包括龙泉山庄在内,这里属于泾阳县麦秸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到现在,麦秸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林草覆盖率58%,比治理前分别提高了28%和32%。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6万吨,侵蚀模数下降了将近一半!”泾阳县水土保持站的李娜介绍说。
在参观乾陵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的时候,记者看到坡面上分布着很多茶杯口大小的小坑点,并且里面还种着小草。“这里面种的是什么?”记者好奇地问。
“里面种的是苜蓿,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保持水土流失的草,它的根系很发达,生命力也很强,很适合在我们这种半干旱地带种植”陕西省水保局工程处处长何健民回答说,这种技术正是他研究出来的,到现在已经在陕西许多地方推广了,“每平方米大约有50个左右,每个直径大约10厘米,深有5厘米左右。不出几个月的时间,绿油油的苜蓿就把坡面给护住了。”
泾阳县麦秸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与乾陵小流域坡耕地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同属我国首批开展的81条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渭河泥沙的淤积量,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陕西咸阳北部山区农业生产环境,形成了一大批以苹果为主的特色经果林产业带。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机制正在不断丰富和成熟。”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