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既然栽树不得行那就种草补震后“疮疤”

2010年04月21日 10:53成都商报陈松

中国园林网4月21日消息:记者昨日从都江堰市畜牧局获悉,为修补地震给森林造成的“疮疤”,都江堰放弃了在“疮疤”上直接植树的方案,改由首先在“疮疤”上播撒草种。该市决定利用日元贷款,投入人民币1600万元,对龙池、虹口、蒲阳、向峨4个乡镇的近800公顷“疮疤”撒播草种,项目目前已进入询价比选程序,最快将在6月份实现草种播撒。

“疮疤”上直接栽种树 不可取

据介绍,“5·12”地震让都江堰损失天然林和人工林1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一度从61%跌到56%,林业经济损失超过14亿元。按照《都江堰市林业灾后重建规划》,都江堰将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种植为辅的方法,让裸露的大地重新长上植被。

“根据目前情况,这种方式几乎很难达到效果。”都江堰市畜牧局兽医站副站长、高级畜牧师黎怀鸿告诉记者,大部分地震导致滑坡的地方都存在土质疏松的情况,极易再次滑坡;还有的地方甚至泥土都没剩下,依靠人工植树难度很大。而且通过实际操作也发现,人工直接种树存活率极低,这基本上宣布依靠直接栽种树木恢复植被的方式不可取。

要恢复植被 先在“疮疤”上种草

黎怀鸿说,按照森林植被的演替(同一地段上,一种森林群落为另一种群落更替的现象)规律,一块空地要恢复郁郁葱葱的森林植被,须经简单的植物入侵、定居,逐渐改变环境条件后,再导致后继植物入侵、定居,形成新的群落,经过不同植物群落的更替、发展后,最终才能形成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群落。

具体到都江堰,演替规律将体现在蕨类植物到草本植物,再到灌木,最后到乔木的过程。考虑到蕨类植物生长环节可以跳过,按照这个科学规律,都江堰变更了原规划,决定先在这些地震“疮疤”上种植容易存活的草种,完成草本植物的“入侵、定居”。这样一来,“疮疤”可以被这些草种固定,起到涵养水源、防止滑坡再次发生的作用。

播撒草种多属根深叶茂型植物

据介绍,被人工播撒的草种主要为根系深、枝叶茂的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包括高尔夫球场经常使用的羊茅草,以及早熟禾、三叶草、红豆草等。为加快演替进程,还将在草种中混播一些灌木类植物的种子,如马桑等。播撒草种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虹口、龙池、蒲阳、向峨4个乡镇,其中蒲张公路复线沿线播撒面积272公顷,蒲虹公路沿线269公顷,虹口景区内189公顷,龙池境内70公顷。对于一些滑坡严重、岩石裸露、无土可植的边坡,还将首次采取TBS技术。

据介绍,TBS是使用改进后的混凝土喷射机将拌和均匀的厚层基材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喷射到岩石坡面上的植被护坡工程新技术。据悉,龙池镇安置点附近的高边坡,以及通往虹口景区公路沿线总面积7.35万平方米的严重滑坡地段都将采取这种技术,预计总投资1000万元。

“以前有外国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让森林自然演替,都江堰的地震‘疮疤’要花300年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群落复杂、大树参天的模样。”黎怀鸿表示,而采取这种人工促进方式,要恢复原貌,只需花50~100年。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