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21日消息:在泉州西街中段、东塔斜对面,有一条古巷,被称为旧馆驿古街巷。巷子虽仅200米长,但因其历史积淀丰富,成为泉州古城保护重要的一部分。巷子里的26棵行道树--石栗树让巷子显得特别幽静。但这些树让居民挺闹心的。
居民们列举了这26棵石栗树的罪状,引得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就此事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居民罗列石栗树四大罪
罪状一
枝干粗壮 压坏宗祠
巷子的中段有个董杨大宗祠,这个宗祠是被毁后重建的,是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重建后的大宗祠受到门前三棵石栗树的破坏。
“这些石栗树龄大约有47年。”董杨大宗祠重建的发起人之一杨先生介绍,近年来,石栗树越长越快,枝干将宗祠靠道路一侧的燕尾脊和屋檐都毁坏了。
杨先生说,每年,园林工人都会到这里修剪石栗树的枝叶,可不少工人反映,这种树木会使人发痒,所以很不愿意来修剪。最后只好提高修剪费。
罪状二
根系发达 拱起地面
树枝生长过快有罪,石栗树的根系也有罪。几年前,杨先生曾将董杨大宗祠前三棵石栗树靠宗祠一端的树根切断,可没过几年,宗祠前新修的路面又被石栗树的根系拱起来了。
走在巷子里,可以发现路面均不同程度被拱起。巷子宽约2米,一侧23棵石栗树,另一侧3棵,树多的那一侧路面比树少的这一侧高出不少。
居民陈先生家受树影响甚大。他为家族守护旧馆驿4号至8号的祖业,这里有一个清乾隆年间的书斋,名曰“亦香吟馆”,清末泉州状元吴鲁曾就读于此。
“巷子里有26棵石栗树,我们家门前就有11棵。”陈先生带着记者走进靠街巷的一间屋子,走在地板上,就能感觉到脚底下有树根。石栗树发达的根系已经将原本平整的红地砖拱起不少,一些地方出现了裂痕。陈先生指着靠街巷一侧的墙壁说,“这里已经出现严重开裂,我刚请工人将其补上。”
这老房子是陈先生家的祖业,如今,墙体是补上了,可是面对每天都在不断生长的石栗树,陈先生越发担心。
推荐阅读:
罪状三
白蚁侵袭 木构被毁
不少石栗树已经遭到白蚁侵袭。杨先生说,作为古街巷,旧馆驿两侧的房屋多为木质结构,石栗树的白蚁容易传染给古建筑,对古建筑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同时,石栗树本身枝干较脆,枝干一旦被蛀空,就很容易往下掉,“到时不仅会压坏古建筑,还有可能压到路人,安全隐患大。”
居民们还担心石栗树枝叶太繁茂,“这些树不仅生长快,而且枝繁叶茂,有些老房子被它的枝干遮得严严实实的。”居民杨先生说,“屋子的木结构常年得不到光照,潮湿不堪,会腐烂的。”
罪状四
果实砸人 树木促癌
每到秋季,石栗树会结出许多鸡蛋大小的坚硬果实,果实从高处落下,砸坏了古厝的瓦片。不少房屋一遇雨,就会漏雨。住在这里的一位阿姨告诉记者,去年,她带着孙子经过,就曾被石栗树的果实砸伤,头上长了一个很大的包。
从2005年起,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将这件事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多年的资料收集中,居民们还发现了一位院士关于促癌植物的文章,文章中指出52种植物可能促癌,而石栗树位列其中。这个说法,让住在这里的居民更加担心了。
专家
石栗树致癌率不到薯片1%
给树“避孕”只开花不结果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陈嫣云教授、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林源祥教授、厦门植物园总工陈恒彬等参加了昨日的论证会。
陈嫣云说,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石栗树致癌的确切证据。经过专家考察,石栗树的树皮内层有一种分泌物,加热后有可能对人体有害。但是并不会自然挥发,即使在高温蒸发时,也不会直接致癌。“石栗树的致癌率还不到薯片的1%”.
而根据石栗树的生长特性,它的根本应是向下生长的,导致目前网状扩散生长,有可能是因为地下遇到石头阻隔导致没有生长空间。
林源祥则就居民们提出的“罪状”一一作了分解。林源祥说,石栗树的枝干过于繁茂,可通过定期修剪防止其破坏古建筑。对于白蚁侵蚀的问题,可由园林部门为其“治病”.
至于果实坚硬,伤房伤人,林源祥建议为石栗树进行“避孕”,“在树木开花时,通过药物使其不结果。”
部门
组织专家研究树房矛盾
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吴亚秾介绍,昨日的专家论证会上,大家已就“石栗树不直接致癌”达成共识。而对于居民反映的一系列石栗树与古建筑之间的矛盾,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将聘请建筑方面的专家于近期进行专题研究,“到时将根据研究结论,对这件事情进行妥善处理。”
吴亚秾还分析说,这些石栗树根系庞大,盘绕周围半径约有2-3米,无法进行移除,只能进行砍伐。然而旧馆驿古街巷狭窄,无法动用机器进行移除或砍伐,只能人工砍伐。石栗树本身粗大,但枝干脆,砍伐时只能爬上一人,砍伐难度大。倘若研究结论论证需除去这些树,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还将就这些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部署。
推荐阅读:
(来源:厦门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