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中山四路,焕然一新地呈现在市民面前
杨家坪新胜社区摘掉最差社区的“黑牌”
中国园林网11月8日消息:青灰色的透水砖,让踏步而过中山四路的人们,不再为雨天里溅满裤脚的泥水发愁。“最差农贸市场”、“最差社区”等“黑牌”的压力,让菜篮子变干净了,社区的树变得更绿了。主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大家发现,生活起了点点滴滴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小,但是很舒心,很贴心。
“现在穿皮鞋也敢往雨里跑”
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的陈建国,这几十年里穿过劳保鞋、解放鞋等等,但至今他最爱的还是那双款式有点落后,但依然皮面锃亮的小牛皮皮鞋。这是女儿工作后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他买的礼物。
过去家住中山四路的陈建国有个习惯,每逢下雨,他就会收起小牛皮皮鞋,换上运动鞋踏过中山四路沿街高低不平的地砖。“地砖破烂、路面坑洼,生怕溅起的污水把女儿送的鞋子糟蹋了。”
今年上半年,住在中山四路的人们发现,这里开始一点点变了。人行道上拆除施工围墙后,是一片青灰色的地砖,即便是在下雨天,这地砖踏上去亦如晴天般干爽。没有坑洼的水凼,没有七上八下的水泥地砖,陈建国终于放心在下雨天拿出自己的皮鞋。“现在我还敢穿着皮鞋在雨里跑了。”
不仅在中山四路,在江北、沙坪坝等各区的主干道上,青灰色的透水砖,人们同样不用担心溅泥水。今年上半年,市市政委就统一了人行道地砖标准,透水砖成为人行道铺设的主体材料,直至明年,主城各区主干道将全部统一更换。
“买菜不是一种折磨,是享受”
“陈家湾菜市场变样了,我现在都不到超市里买菜了。”尽管在小区楼下就有3个大型超市,但住在沙坪坝三峡广场的徐芳,依然会舍近求远,步行10分钟去陈家湾菜市场买菜。
敞亮的菜市场内,每个蔬菜摊位摆放得整整齐齐,即便走到鸡鸭屠宰区,你也难闻到怪异的味道。正在选购蔬菜的徐芳说:“现在买菜不是一种折磨,是享受。这个菜市场,还被评为重庆市最佳农贸市场。”
说起这个农贸市场的变化,徐芳还感叹地说,前两个月,菜市场多年的设施老化和管理缺陷,还使得市场周围的道路,到处是污水横流。由于排水不畅,菜市里弥漫着腐烂变质的气味,不少人纷纷转移到几家大型超市买菜。
不断减少客源,又赶上主城陆续开始评选最差农贸市场,让陈家湾菜市场有了变样的决心,今年8月,投入70多万,对市场内的照明、排水、墙体瓷砖等进行了更换。如今环境堪比超市的陈家湾菜市场,吸引了不少更愿意到传统菜市来买菜的回头客。
新胜社区也有“春天”
阳台上雨棚变成了垃圾收容器,小区大树上挂起了“万国旗”。说起杨家坪最差社区,这个距离杨家坪商圈仅百米的社区,从未变得这样“知名”。住在新胜社区的退休职工高耀文,前段时间都不愿意邀朋友到家来玩,生怕别人看到小区墙上的“最差黑牌”。
这几天,63岁的高耀文变得情绪高涨起来,到处找牌友到自家楼下的茶馆打牌。因为楼下的“最差黑牌”仅用8天就被摘走。高耀文说,这片即将拆迁的社区,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被作为杨家坪的示范社区,但日子在一天天过,社区环境也在一天天走下坡路。路面老化露出的泥土,居民走上去,鞋子会带上一圈泥。楼上的居民乱倒乱扔,大树上就挂起了你家的内衣,他家的卫生纸。
“你看这花坛里种的月季、三角梅等。这些东西在‘黑牌’挂上前,想都不敢想。”高耀文说,“短短8天,社区的路面硬化了,大树上的垃圾被清理干净了,居民楼墙体都被重新涂装。社区又迎来了春天啊!”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