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1日消息:昨日,商报记者从海南省城市雕塑规划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在全省首批先行试点城市中,三亚成为“先行者”,然后逐步向其他县级市推广,最后在全省铺开。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等与会专家表示,在海南逐步开展建设标志性雕塑的工作中,将有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升海南的区域文化内涵,进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之一。
海口一些景点 “孕育”城市雕塑
海口市旅游控股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南城市雕塑方面的人才不多,海口一些旅游景点都将城市雕塑列入计划当中,但由于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实施情况还比不上其他城市。
省住建厅总规划师宋祎认为,海南城市雕塑这几年发展缓慢,一些代表作都是上个世纪创作的,步伐滞后。即使有一些作品,品味也不高,和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海南的城市雕塑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省建设厅原厅长徐经国说:“海口前几年曾搞了一次全国性的城市雕塑征集活动,但由于商业味太浓,并没有达到城市雕塑应该达到的目的。”
城市雕塑是美化环境的点睛之笔
省住建厅厅长李建飞说,城市雕塑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弘扬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美化环境的点睛之笔,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品位,好的雕塑作品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同时也是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琼海市的红色娘子军雕像、三亚市鹿回头雕像和南山的观音雕像都是重要的旅游景点。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雕塑的重要作用将日益显现。
徐经国说:“一个成功的城市标志性雕塑,从某种层面上说,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的载体,是这一城市形象和底蕴的‘凝固’,因此规范发展城市雕塑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避免发展雕塑文化‘铜臭化’,即不要盲目追求雕塑的大小、数量和过分商业化,一定要注意‘宁缺毋滥’这一原则。”
国家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强调,城市雕塑要把传统的东西和时尚的东西结合起来,要把本土跟世界相结合。海南要坚持创新,走出自己的路才是最可贵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