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双面雕塑《自梳女》:岭南女性意识的崛起

2010年11月10日 13:31广东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离广州亚运会开幕还有5天的时间,85岁高龄的中国著名雕塑大师潘鹤为了表达对广州亚运会的一片真情,夜以继日地赶在亚运开幕前,完成了城市雕塑《启航》,向亚运献上一份厚礼。笔者带着对潘鹤先生的崇敬之情来到潘鹤雕塑园,在这个目前中国最大的以雕塑家命名的艺术园里,有着潘鹤的200多座雕塑作品,而其中一座独特的雕塑——《自梳女》吸引了笔者的目光。“这幅雕塑从正面和背面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形象,它是岭南女性意识崛起的记录。”潘鹤的儿子潘奋说。

诚如潘奋所说,雕塑《自梳女》从外形来看有着其独特之处,正对着这座雕像时,能看到一位身穿风衣,脚着高筒靴,还使用着移动电话的新时期干练女性,而从背面看这座雕塑又是另外一个形象:具有民国岭南特色的服饰和拖鞋,将辫子挽成发髻的自梳女。

自梳女,是清朝后期岭南独有的特殊群体,她们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为了挣脱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三从四德"礼教的枷锁束缚,自梳女们立誓终身不嫁,坚守着“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生活自己理”的信念,是那个时代岭南女性独立的典型代表。

“潘鹤当初创作《自梳女》就是为了表现两代女姓同一个内在的独立性格,清朝末年,自梳女摆脱了历来千万女性所走的‘在家从父母,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道路,其勇气令人惊叹和佩服。”潘奋解释道,“而改革开放以后,国人的思想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女性也同样受惠于此,她们的婚姻不再受组织安排,可以做事业上的女强人,社会地位大大得到提高。”

近代以来,女性的独立意识已不再局限于摆脱男权的特定情景,而更进一步深化为对一般的“自由”的诉求, 当她们将这种诉求付诸行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就有不一样的反抗方式。

自梳女带着周身的无奈挽起发髻,用独立生活来证明她们对自由和自尊的向往;新时期的女性则在“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基础下寻找事业上的独立,这些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典型的女性转变。

“它同时也带有一种解放的色彩,在个性解放这一层面上,男女本来是等同的,但对于女性而言,原本的束缚多一层男权,因此其独立和解放的任务更多了一重。”广东省文化和文史委副主任杨珍妮说,“所以在女权思想中,“独立”之说素来是最强音,也因为有这两代人的不断反抗,才有了我们女性今日的自由和地位。”

“所以说,《自梳女》看似简单的一座雕塑,背后却另藏玄机,不愧是记录两代岭南女性意识崛起的艺术精品,虽然雕塑的女主角是岭南人,但其深远的意义却是全国性的。”杨珍妮感慨道。

推荐阅读:

泉州:创意“石博会” 点石成金

广州石材市场:异型石石雕石刻日趋流行

店主将除草剂当杀虫剂出售 卖错农药殃及四亩水稻

湛江:我市举办农药行业普法培训班

(来源:广东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