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0日消息:“七八年才长成的树,一下就被砍坏了,足足有好几百棵,太可惜了!”今天上午,市园林管理局副调研员杨胜先告诉记者,在南海大道西侧,有300多棵乔木被拦腰砍掉,几成废树。
目击:成片树木光秃秃
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南海大道省气象台附近看到,长约2公里的路边绿化带里,原本高达六七米的茂密树冠已经看不见,只剩下高约2米、直径10多厘米的树干,被砍得最低仅存1米多,部分树干已经发黑。
市花木公司经理韩宁告诉记者,这些被砍的树木主要为非洲楝、菜豆树、印度紫檀等乔木,是2002年种下的,至今已经快8年了,好不容易长成直径12-15厘米的景观树,没想到被“过度修剪”,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这些树大多无法成活,也无法再长成景观树。“基本上都要重新种过。”韩宁惋惜地说。
记者还了解到,从10月底至今,全市已经发现有400多株乔木被砍。
回应:树高影响电力安全
记者随后来到海口供电局秀英供电营业所,该所副所长陈光到现场查看后承认,南海大道的绿化树确实是他们请人砍的,主要是为了保障电力安全。陈光告诉记者,这些树木是台风“鲇鱼”即将来临时修剪的,由于时间紧急,他们就请工人自行修剪,没有请园林工人指导。
陈光指出,南海大道这一带的电力设施是2000年安装的,绿化树是后来才栽种,按照电力法相关规定,电线下面不应该栽种高杆乔木。他们将电线下面的绿化树做修剪并没有错,因为电线附近的树叶已经影响到了电线,存在安全隐患。
景观树与电线“之争”待解决
在现场,陈光向园林部门建议道,电力设施下最好种植3米以下的低杆植物。但杨胜先表示,海口市区目前80%的道路都有高压线经过,纵横交错,如果只种3米以下的低杆植物,则无法满足城市景观和绿化树遮阳功能。如今,电力设施绿化树争夺空间,每年为了配合电力部门修剪,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有一些单位未经审批、指导就乱砍乱挖的,每年园林部门都要花费数百万元进行恢复。
杨副调研员建议,城市绿化与电力安全同样重要,电力部门保障供电安全,需要修剪绿化树,这是合理要求,园林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全力配合,并且根据供电部门以及园林景观的需要进行合理修剪,尽量满足双方需要。市供电部门应该做出规划,有计划地把高压线入地铺设,既有利于城市景观的美化,又可以有效解决电线与绿化树争夺空间的矛盾。
推荐阅读:
(来源:海口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