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7日消息:越来越多的商家在打“生活方式”牌,尽管生活方式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但对于企业来讲,却有实实在在的营销价值。当今,“生活方式营销”成为众多商家极力诉求的营销主题。
生活方式是一种消费模式,它反映着消费人群如何选择和使用时间与金钱。生活方式体现着消费群体的深层需求,处于同一经济环境下的人,都会遵循相同的消费模式。而生活方式营销的策略,则在于使产品与某种消费模式相适应,创造一个与多种产品和环境相关的品牌个性来为产品定位。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强调企业在营销中的主导地位,从而把产品销售视为唯一的目的,这是一种生产导向型的思维模式。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关注消费者已经成为营销活动的起点,创造产品及品牌利益则成为营销活动的终点。在产品及品牌利益的背后,总是存在着消费者的某种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在深层心理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也决定了企业必须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来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西方,最早研究生活方式的社会学家韦伯与凡勃伦,他们认为,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总会把地位较高阶层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效仿的对象,这种对生活方式的效仿,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不同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的核心利益就是产品的卖点。因此,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市场定位,以生活方式来划分消费群体,并将之视为具有相似性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细分市场,来进行精准营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要受到其内心欲望的支配,追求品位,与时尚为伍,或者追求奢华,与高贵为邻,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群的生活态度与消费模式,这也正是企业营销的核心价值和产品催化剂。汽车是用来代步的,房子是用来遮风挡雨的……所有的产品都具备相近的基本功能。然而,企业出售的却并非产品本身,其产品还传达着某种重要的生活理念。而且,不同的产品会传达出不同的核心利益,不同的品牌会烙印出不同的品位价值,在产品及品牌的背后,正是生活方式在左右着消费群的深层文化心理。
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总是一定社会心理的反映,因此,近年来生活方式营销备受商家追捧。
生活方式营销重在观念创新,企业只有在战略上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从概念导向转向利益导向,将企业的竞争策略建立在以赢得顾客满意、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上,生活方式营销才可能取得成功。
当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非根深蒂固,人们的品位和偏好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正是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审美意识的嬗变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在不断地为市场营销创造出巨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也使企业的营销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但是,只要企业抓住了生活方式的深层蕴涵,也就抓住了市场营销的核心利益和真谛。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