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1日消息:明年您去观看世博会,在流连于精彩展出时,别忘了留意下展馆内外的盆景,里面会有红豆杉的身影。继成功走进中南海后,红豆杉又将奔赴大上海,在世博会上绽放光彩。目前已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
红豆杉
红豆杉又称紫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我国的云南、四川、福建、浙江、东北等地都有分布。但因具有集药用、观赏、防癌保健于一体的特殊价值,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红豆杉遭到了毁灭性的掠夺。红豆杉生长速度慢,再生能力差,很快便处于濒危状态,国家林业局因此于1992年将其列为一级珍贵保护树种。
红豆杉落户无锡始于1997年。当年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先生,带领科研人员从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入手,攻克红豆杉发育缓慢的难题,并在无锡进行大规模人工种植。他还带人先后到云南、福建等地去考察,对红豆杉能否在无锡生长进行了大量实验,并到高校、科研院所了解相关的情况。经过努力,红豆杉的快繁技术终于被攻克,这个来自“深山”的珍贵树种从此在无锡安了家。港下镇的红豆杉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不同树龄的红豆杉达2500万株。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红豆杉对甲醛的去除效率比普通植物提高了12%。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报告显示,“红豆杉对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净化效率为31.8%,二氧化氮的净化效率为49.0%,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率分别为22.2%、39.9%、65.1%。”有专家研究指出,红豆杉本身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对空气的净化作用特别明显,而普通植物除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外,不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因此人们在室内放置红豆杉盆景,不仅能美化环境,更有益身体健康。
经过国务院办公厅相关人员的多次科学、认真考察,2008年9月,红豆杉被分批送到国务院中南海,摆放在国家领导人、国家机关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和家庭。中南海还辟出3―4亩地专门种植红豆杉,这是中南海几十年来首次大规模种植一种植物。红豆杉成功走进中南海,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红豆杉产业发展取得的一大突破和喜事。
红豆杉扎根中南海后,引起了上海景观研究部门的关注。2008年11月,在由上海市景观学会主办的红豆杉应用学术论坛上,红豆杉受到与会的众多专家追捧。他们认为,上海世博会应该有红豆杉的倩影,上海200个城市公园都应该种植红豆杉,红豆杉盆景应该产业化。在论坛上,上海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当场与红豆集团签订了经销协议,红豆杉将为改善上海的生态面貌,尤其是优化世博会宏大馆周的生态环境和市民家居环境作出贡献。
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目前红豆集团已根据红豆杉生长年龄、形态等,推出绿美人、翠美人、绿翠兰、绿丹兰、黄金贵、绿金贵、清新源、绿康源、熊猫绿、祖母绿等十个品种,向市场提供了红豆杉盆景、苗木500万棵,价格从108元到1088元不等。
(来源:无锡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