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1日消息: 记者昨天从建工集团获悉,作为世博园区“绿肺”———世博公园、后滩公园、江南广场和世博主轴道路绿化等已完成了80%的工作量,目前正在为年内全面建成世博园区内的公园和绿化工程作最后的冲刺。
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下、北邻黄浦江、占地29公顷的世博公园,是“生态世博”的名片。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扇骨”艺术物化为“扇骨”绿化的理念,通过大树在不同位置的整齐排列,形成空气对流和视线延伸,坡地变化的景观、防汛墙的景观以及防洪的双重功能布局,和黄浦江形成有机整体。
“世博公园里50多个品种、3700棵大型乔木的种植都是方阵式的布置,而且这些乔木的胸径、冠幅、分杈点、蓬径、形态姿势几乎是同一规格,在种植上做到呈放射状。”据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超介绍:为了选好这3700棵乔木,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在市郊建立了世博苗木储备基地。因此,这3700棵乔木是在苗圃里一棵一棵精心培育和挑选出来的。世博公园大树种植时还讲究树叶阴阳面的一致,这在沪上并不多见。建设者运用多种大树种植的科技成果,在种植过程中让树叶的阴阳面都能够同步、同方向生长。这体现了世博对传统工业遗址保护和利用价值的充分肯定。
建设中的世博后滩湿地公园,以“滩”的回归、五谷禾田、工业遗存、后工业生态文化等元素为构想,展示黄浦江畔的滨水走廊,让游人享受田园风光的种种美好乐趣。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