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8日消息: 飞速发展的中国花卉业及不断增长的花卉消费,让荷兰等花卉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也放下架子,到中国来寻找商机。来自荷兰上佳园艺公司的勃斯特修姆斯(Posthumus)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淘金者。为了代表企业抢占中国市场,她对中国做了长时间的市场考察。她的结论是,中国花卉市场有很多机遇。
勃斯特修姆斯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处于衰退状态,以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是全球花卉消费的主体,现在面向这些传统市场的销售面临很大压力。而中国、印度、东欧等国家的花卉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预计今后会以每年5%~10%的速度递增,中国等花卉新兴市场会为世界花卉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战略重点从美国、西欧等国家转向中国等新兴市场,也是迫于花卉生产企业内部的竞争压力。勃斯特修姆斯说,国际花卉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型花卉生产企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中小型花卉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花卉企业都在参与全球性竞争。在欧洲国家,过去的销售主体是花店,现在销售主体出现多元化,花店的销量已从50%下降到40%,为此,荷兰上佳园艺公司准备进军中国市场,她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作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
“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勃斯特修姆斯对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表示出由衷的赞叹。她认为,从生产领域看,中国花卉产业发展有几个特点:一是设施化栽培面积越来越大,除了传统的日光温室,也有大面积的现代化温室用于花卉生产。二是中国的花卉生产企业以小规模为主,有先进生产技术、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并不多,但中国的花卉企业正致力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一大批合资企业在中国出现。三是中国的花卉品种越来越丰富。她也敏锐地看到,中国的花卉消费主体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以前以公款消费为主,现在春节等节庆消费、探望病人等礼仪性消费量越来越大。“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勃斯特修姆斯认为,目前中国的花卉市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物流包装方面,“在中国,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过低,人工用量很大,用时较长,导致花卉从采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加长,另外,在花卉运输过程中,对鲜切花的温室调控水平有限,影响了花卉产品的质量。目前中国还缺少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和高效的物流体系。对上佳园艺公司来说,中国的花卉物流领域存在着机遇。”
勃斯特修姆斯认为,商机还来自于花卉市场营销领域。“中国花卉消费主体是公款消费,零售市场是过去5至10年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大规模的花卉零售市场非常少。除了花店、零售花卉市场等传统消费渠道外,在中国可以进一步开拓新的潜在的销售渠道,比如超市、医院、加油站、火车站等场所。特别是大型超市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中国大型超市越来越多,超市里人流大,非食品类的商品也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而选择加油站卖花,可以为开车探望朋友提供极大的便利。另外,在医院里开花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医院的人流量也很大,鲜花作为礼物是一种很好的慰问表达方式。”
勃斯特修姆斯建议,开发中国花卉市场,要注重花卉营销时机,采用多种营销手段。特别是要抓住中国春节及西方节日的花卉消费,还要抓住毕业典礼、生日、周年纪念日等消费时机,可以通过地铁招贴画、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促进花卉消费。
“荷兰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买花?这跟荷兰政府及花卉协会对花卉的宣传有关。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国花卉业,必须推动中国的花卉消费。西方国家把情人节推向了中国,借此带动了玫瑰等花卉的消费,我想以后中国会像引入情人节一样把自己的节日推向西方国家,中国的花卉也会走向西方!”勃斯特修姆斯对开发中国花卉市场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