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大家谈)牡丹: 草根中崛起的王者

2009年04月15日 09:12洛阳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洛阳的春光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河洛文化大家谈》作为《经典洛阳》的新栏目,今天也与大家见面了!我们想说:春天万物发轫,文化亦可拔节,我们特邀专家来此,大家谈,谈河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您能关注。

主讲人:史善刚,洛阳理工学院国际易学研究所所长,日本福冈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河洛文化论纲》、《河洛文化源流考》等。

纵观中国历史,刘邦和朱元璋是封建帝王中的两个另类:他们出身卑微,却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如果花木也有历史,牡丹与这两个帝王有着相似的经历:从无名的野花到备受人们喜爱的“国色天香”、花中王者,并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文化。

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如果细想,牡丹这个名称很有讲究。牡是指雄性的鸟或兽,亦指植物的雄株;丹是指红色。这两个字合用作花名,似乎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对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生苗,谓之牡丹。”这句话点明了牡丹的特性和身份:它虽然开花结果,却是用根来繁衍新植株;它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牡丹最早是生长在我国西北部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没有名字。后来,因为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被称为“木芍药”,又名鹿韭、鼠姑、百两金。此时,人们还只是把它当作柴草。

到了汉代,人们发现把牡丹烧了做饭有点可惜,因为它的根还能用来入药。于是,在我国最早的药物书《神农本草经》里,有了丹皮的记载。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出土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牡丹的药用价值被发现了,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种植牡丹。达尔文在《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栽培了1400年。从达尔文所处的19世纪70年代前推1400年,正是公元5世纪,这与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体相符。

一朵牡丹可能会被人忽略,但成片的牡丹盛开,想不吸引眼球都不行:人们开始赏牡丹、画牡丹。南北朝时,就有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的记录,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

把牡丹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始于隋。史书记载:“隋帝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

当时的牡丹虽然只有红、黄两色,但身份已经变了:它从山野进入皇家园林。

唐代,牡丹栽培开始流行。当时长安和洛阳两京并重,武则天把东都改为神都,洛阳牡丹随之兴盛,关于牡丹的诗词、传说也越来越多。

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写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第一次点明牡丹为“国色”。

这时的牡丹已有红、白、黄、紫等多种颜色,还出现了一些半重瓣和重瓣现象。

北宋时期,洛阳园林名冠全国,牡丹作为园林中必备的观赏植物,尤为出色:其品种更多了,栽培技术也更加完善。当时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对牡丹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记述,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成熟的经验。

技术革新使牡丹得以普及,更多的人加入到赏花行列。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而花开时,“士庶竟为邀游”,男女老幼簪花踏青,竟至“万事全忘自不知,一心留在暮春初”。

然而,这种“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情景在宋末的战火中消失了,洛阳牡丹开始衰退,陈州牡丹取而代之。宋室南渡后,牡丹栽培中心南移至今天的四川彭州及浙江杭州。元代,洛阳能见到的牡丹好品种已屈指可数,重瓣品种难得一见。明代,安徽亳州牡丹兴起;到了清代,曹州也就是现在山东菏泽的牡丹栽培开始兴盛。

到解放前,洛阳牡丹被推到了灭绝的边缘:牡丹种植仅在李楼一带,品种也只有20多个了。1982年赏花潮初起时,洛阳市区几乎找不到成片的牡丹,偌大的“牡丹城”,仅王城公园和牡丹公园两处有牡丹可赏,让洛阳人尴尬不已。

为此,洛阳市政府不断鼓励群众扩大牡丹种植规模,精心打造牡丹品牌。目前,洛阳牡丹已形成9大色系1200多个品种,再现王者之风。

牡丹传递美的力量

从牡丹的“发家史”不难看出,它几乎和我们先民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它的经历与我们民族及个人的经历何等相似!

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就牡丹而言,其花朵硕大,花姿端丽,花色奇绝,气味芬芳,不单有自然美,更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美,能引发人们诸多联想,因此才从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群芳冠绝”。

首先,牡丹的美凝结着人类的智慧。“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工夫织得成”,这是对无数花工、花师辛勤劳动和智慧的肯定。

《龙城录》中记载,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人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牡丹,颜色各不相同,唐玄宗赐予千金。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了一个复姓东门的洛阳花匠,他是著名的园艺师,又是“接花”专家,姚黄、魏紫一接头,价值五千,富豪人家无不邀请之。

两千年来,记载和未记载的花工、花师不可胜数,他们以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共同创造了这一“名花之最”。

其次,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人们赋予其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1959年,周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今天,牡丹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它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牡丹还寄托着人们对富裕生活的期盼与追求。自宋代以来,牡丹即被称为“富贵花”,此说起自宋哲学家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在此后历代绘画及各种工艺美术作品中,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常与花鸟、山石等组合,表达不同的寓意。

人们喜爱牡丹,还因为牡丹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中劲骨刚心、不畏权贵的高风亮节。传说武则天冬日游园,下令百花限时开放,独牡丹没有按时开花,结果被武则天贬出长安,扔至洛阳邙山。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武则天本意是欲将牡丹绝种,不料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

作为“富贵花”,牡丹并不娇嫩脆弱,因为它原本生在悬崖峭壁中。无论是在干旱贫瘠的土地,还是在土壤肥沃的苑囿,它都能开出绚丽的花朵,这就是牡丹的风骨。

“风者,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当花木有了风骨,就能给人以美的力量,鼓舞人们欣赏美、创造美,就会形成自有的文化现象。

牡丹文化香飘海外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诗云:“赠之于芍药。”这芍药不单指芍药,亦指牡丹,因为牡丹最初无名,统称“芍药”。

牡丹文化的形成也是渐进完善的:秦汉只知牡丹能入药,它就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进入“书画界”;隋炀帝时,牡丹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词脍炙人口;宋代开始,又出现了牡丹专著……其余散见于历代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的牡丹传说故事,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其中,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书画流传最广。仅关于牡丹的诗词,唐五代就有125首,宋代167首,金元27首,明代37首,清代67首,共计419首,作者共203人,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牡丹在当时社会引起的关注。

以牡丹为素材的歌曲也不鲜见,其委婉、清新、优美,能使人焕发对生活的热爱,其中流传最广的当推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

以牡丹为题材的绘画名作不断涌现。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唐代画家“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南唐时(公元923年至公元936年)徐熙画的《牡丹图》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堪称一绝;明代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泼辣豪放,是一创举;清代恽寿平画牡丹,润秀清雅,自成一体。到了近代,著名画家王雪涛的牡丹画神态各异,生机勃勃;绘画大师齐白石的牡丹画用笔简练,生机盎然。

牡丹还香飘海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公元724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传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公元1830年也开始引进牡丹。

而在洛阳,牡丹更是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建筑物、寺院、名胜古迹、居室以及服饰,还是“牡丹燕菜”等食品,无不飘溢着牡丹的芳香,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正式将牡丹命名为洛阳市的“市花”,并决定每年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如今,洛阳已成功举办了27届牡丹花会,牡丹又成为洛阳广交天下朋友,推动旅游观光、经济贸易、对外交流和文化体育活动的使者。洛阳、牡丹相得益彰。

可以说,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分支,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