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明冬茶梅会不会成为马路“花旦”?

2009年12月29日 09:36杭州日报

中国园林网12月29日消息:雨夹雪,薄冰,降雨……目前杭州正悄悄接受一场大规模花事考验.

茶梅树形矮小,为常绿灌木。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点,故称茶梅。茶梅品种较多,大多为白花,少数为红花。

时值隆冬,杭州刚刚迎接了一次入冬以来最大的降雪,路面积雪整整厚达1厘米!气象预报显示,这几天早晨有薄冰,还可能有降雨过程……

除了气象工作者们,杭州市园文局绿化处的副调研员樊丽娟,可能是最惦记天气变化的人。

她的紧张,事出有因——眼下,杭城正悄悄承受着一场大面积的花事实验,成败在此一役。

杭州:明冬茶梅会不会成为马路“花旦”?

茶梅点燃解放路

如果你这几天到“解百”进行岁末血拼,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看到解放路道路分车带上:娇艳的花朵正迎风怒放,那一抹抹含蓄的红,与姑娘们身上五颜六色的羽绒服相映成趣。

杭州主城区最繁华黄金地段之一的解放路,头一次大规模迎来了茶梅,这是一种专门挑在冬季盛开的花儿,当百花万马齐喑的时候,它一枝独俏。

“最近,绿化处结合绿化改造项目在全城试点种了一批茶梅,目的是丰富杭城冬季绿化景观的植物品种,给寒冬的城市道路增加一些温暖的亮色。我们试点的地段,类型多元化,有道路分车带的,比如解放路机非隔离带、望江东路中分绿带;有道侧绿地的,比如天目山路侧的沿山河绿地(一共有25个茶梅品种),还有高架挂箱的,比如上石立交高架,这些路段正好都在进行绿地改造,所以当仁不让成了试验样本。”

杭州:明冬茶梅会不会成为马路“花旦”?

全是“引进人才”

樊丽娟透露,在高架挂箱和道路分车绿带种植茶梅,都是第一次尝试,“目前陆陆续续地都在开花,但比较稀疏;如果它们能接受杭城夏季高温的考验,接上了杭州的地气,明年将在全市城区道路推广。”

茶梅,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儿名不见经传;其实,以前杭州城区也是有零星种植茶梅的,但品种很单一,只有“小玫瑰”等几种,在千娇百媚的百花之中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推荐阅读:

浙江临安“快马加鞭”建绿地 合理性合法性遭质疑

北京食用菊花已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广东:中山“世博园”汇聚24镇区园林美景

专家提醒:金叶榆大量扩繁使用须谨慎[分页]

“引入杭州的确是早几年的事,但是一直没怎么应用,这次是让茶梅真正发挥作用,也算是一次突破和尝试。”

就在几天前,城区绿化办从金华、安吉两地引入了24个品种的茶梅,种在天目山路沿山河绿地,“特别有几株金华来的大苗,开花效果很好。”

这24个品种,是樊丽娟和茶梅专家徐碧玉、西湖区城管办的同事们以及绿地改造施工企业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一趟一趟跑到当地的苗圃精心挑选出来的,一些品种只是尝试性地从种子资源圃引入了一株,“天目山路上总共约种了150株,那里地面开阔,适合大型植株。”

杭州:明冬茶梅会不会成为马路“花旦”?

冬天比夏天好伺候

外地引进的茶梅,到了杭州会不会水土不服?

“不会的,只要是酸性土壤,就没有大问题。而且种植时还专门从金华运来了当地的黄泥。”樊丽娟说,这些茶梅的种植,基本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是作为道路绿离灌木,有的是球形植物,有的是绿离墙,有的是大的景观树木,有的是高架挂箱材料。目前,植株最大的茶梅在天目山路黄姑山路口。

尽管茶梅整体的花期会从11月下旬持续到来年的3月,但不同品种的茶梅,花期也不同,有长、有短,有早、有迟,市民可以在一整个冬季,欣赏它们的各具千秋。对比杭州市的市花桂花,在金秋佳节只有短短一个月的花期,馥郁之味转瞬即逝,不得不叫人扼腕叹息;茶梅的暗香

浮动,或许能在凛冽的隆冬里,给我们寡淡的嗅觉和视觉,带来一番小小的告慰。

对城市道路而言,茶梅没有什么大的“软肋”。而且这花的性情挺特别,除了夏天要注意浇水,冬天是嘛事儿没有,作为道路绿化景观,可谓大大省心。

推荐阅读:

浙江临安“快马加鞭”建绿地 合理性合法性遭质疑

北京食用菊花已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广东:中山“世博园”汇聚24镇区园林美景

专家提醒:金叶榆大量扩繁使用须谨慎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