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于11月26~27日开展了林业碳汇培训。据悉,北京市已提出并全面启动低碳城市行动计划。
今后3年,北京市将完成现有的41万亩宜林荒山造林,预计造林完成以后,每年可以吸收28万吨二氧化碳。同时,明年对300万亩低效林进行改造,改造完后,每年可以增加的碳汇量是130万吨。
2008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作为首都第一个以增加林业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公益性专项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北京专项通过引导公众参与植树造林、森林经营等项目,抵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此外,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还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将全市每年产生的400万吨林下废弃物转化为肥料,用于森林土壤,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200万吨。
目前,北京市森林资源总碳储量达到1.1亿吨,森林年固定二氧化碳量约为972万吨,年释放氧气量约为710万吨,以森林碳汇效益为切入点的北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方案已完成,将于2010年开始启动。北京市还开展了森林碳汇生产、计量、核查等技术指南的编制工作,已被国际认可,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林业碳汇检测体系。
据介绍,这次培训现场测定了碳排放总量,并将由企业出资中和,投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碳汇造林示范项目中,会议实现了“零排放”。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