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这片林“卖空气”能挣10万美元

2009年12月16日 09:48辽沈晚报

沈阳:这片林“卖空气”能挣10万美元

沈阳市康平县张家窑林场这些特殊的树林是中日碳汇交易的一部分。

中国园林网12月16日消息:不砍伐卖木材、不卖果实、也无油料等其他需求,只要树木健康生长20年,380多公顷的杨树林就能挣10万美元。这样的事发生在沈阳市康平县张家窑林场。

“卖空气”5美元一吨

康平县张家窑林场有一些特殊的杨树林。林场通过出卖林场内380多公顷20年的“空气”,可以得到约10万美元的收入。

这得从张家窑林场与日本一所大学签订一份特殊的协议说起。协议约定,张家窑林场向日本这所大学出售林场内380多公顷杨树林20年的碳汇功能。“通过监测方法预测380多公顷杨树林20年的碳汇功能约为2.2万吨。协议约定森林碳汇功能价格为每吨5美元,碳汇功能总收益大约是10万美元。 ”沈阳市林业局育林基金管理站教授级工程师肖映秋介绍。

“卖空气”=销售森林的二氧化碳生态服务功能

“不卖木材、果实,卖空气也能挣钱?”肖映秋经常遇到农民这样的疑问。“只要让林木健康生长,正常发挥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这些杨树就能带来收益。这些杨树林不卖林地,也不卖木材,卖的就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肖映秋说。

这项交易的完成得益于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造林地必须50年来都是荒地

“卖空气”的林地造起来并不容易。“2002年,沈阳市林业局就按《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造林项目设计要求,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在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开始运作碳汇项目。今年,该项目分别获得中日两国政府批准。目前已经完成200多公顷造林。 ”肖映秋介绍。

整个项目运作资金大约需要200-300万美元。这部分费用全部由日方承担。“《京都议定书》对林地要求很严格。造林项目占用的土地必须50年以上都是荒地。我们严格按照《京都议定书》要求建的。 ”

新闻名词

碳汇

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简单说就是捐资造林,让自己出资培育的森林消除自己因工作、生活而排放的二氧化碳。

《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履行减排义务。

推荐阅读:

2010年年宵花市君子兰货源

霍山一农民培育出珍稀植物“羽毛枫”种苗

山东:春节洋节碰撞 花店或受影响

六安:淠河路草坪明春恐难再见绿 绿化带变泥浆路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