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城区森林覆盖率仅13%的内江市市中区,最近正在实施一项市民广为关注的工程——在城区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用砖砌出一道道条形花坛,将广种各类花草,实施“城周绿化”、“城区绿化”,让整个内江绿起来。因有红头文件要求,工程种的每棵花草树木,包含了数万内江市、两区两级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职工的捐款,因此有人称之为“被捐款”。
捐不捐款:两口子商量随大流
10月29日晚,内江市中区某校教师刘某与在区某机关工作的妻子王某,饭桌上小范围讨论起捐款植树。
“一年200元虽不算多,但这种捐款方式让人很不爽。”“我们两个加在一起,今年就要捐600元,对我们这样靠工资养家糊口的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哟!”“那有什么办法?听说每个人的捐款,单位收不齐捐款,财政局要扣单位的钱。”“区上这招确实够狠,如果大部分人都捐了我们不捐,今后可能在同事和单位领导面前都抬不起头。”“那我们明天都把钱带上,如果大家都捐了,我们就捐吧。”
第二天上午,刘老师忐忑不安地来到校办公室。“刘老师,来交城区绿化的捐款嗦。”办公室主任拿出学校捐款名单。瞟了一眼,刘老师发现学校大部分老师都已交了捐款;而带头捐款的全是校领导,有捐300元的,也有捐400元的。
红头文件:在岗干部职工都要捐
内江中心城区,周边林木稀少、裸露山坡多、绿化率低。而与内江相邻的其他城市,均已启动或完成城周绿化的工程建设。当地有人说,这多少让内江有些没“面子”。
于是,去年4月,内江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等“六创联动”活动,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城周绿化工程建设的决定》;同年10月,内江市两办向市中区和东兴区政府、市级各部门发出《关于开展支持城周绿化工程建设捐资活动》的通知,全面启动“干部带头捐资,全民出钱种树”的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新模式。
为配合市上,今年10月13日,内江市市中区发出《关于开展城乡绿化建设捐款活动的通知》的红头文件。该红头文件详细明确了捐款对象及标准:在岗干部职工个人(含城周绿化捐款):正县级干部(含享受)不低于1000元,副县级干部(含享受)不低于600元,正科级干部(含享受)不低于400元,副科级干部(含享受)不低于300元,科员及以下干部职工不低于200元。在“有关要求”一项里,文件措辞强硬:请各单位务必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落实此项工作,对未完成捐款任务的单位,差额部分由区财政局扣减相关单位的预算。
而一江之隔的东兴区,做法来得更直接,几个干部说:“机关、事业编制凡吃财政饭的单位和个人,除缴纳每人每年100元‘城周绿化’捐款外,‘城区绿化’捐款,按工资比例人平100元以上,从工资卡上硬扣!”
捐资植树:两种观点各抒己见
“城区绿化”工程的目的、意义,其实大家都心里明白。但“扣减相关单位的预算”、“从工资卡上硬扣”,这样的捐款,自然引起了部分机关干部和群众的看法。
“其实,一年捐款100元并不算多,少抽几包烟就挪出来了。”东兴区某机关公务员刘先生认为:植树绿化,本来就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国务院1982年出台的“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可谓执行得最差的一个法规,绝大部分国人都欠下不少的“树债”;如今,政府出面以资代劳为公民集体还“树债”,拨专款并组织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城周绿化工程,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捐点钱完全应该。
“什么叫捐款?自愿是原则啊,为何要强求并由政府定下金额?职工不捐款,财政凭啥扣单位的钱?”市中区某机关公务员王先生认为:发动群众捐资栽树,本是一件大好事,但政府不应该一刀切,并剥夺公民的自主选择权。
网民“一针见血”认为:内江城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早该栽点树了。如今,干部和政府出钱到城市周边搞绿化,可算对内江人民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政府声音 工程主要是市财政拨款
内江市城周绿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贵林说,该工程总投资4898万余元,资金来源主要由市财政拨款1400万元、市中区和东兴区政府出资3000万元。“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一条庞大的绿色玉带,环抱整个内江城区!”
张贵林介绍,内江各县区,原来一直都在征收未植树造林的企业和居民的绿化费,标准大约是每人每年30元;目前,征收的捐款对象,主要是市、区两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等吃财政饭的单位职工;考虑到诸多原因,至今未对市、区两级所辖企业、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在岗居民征收绿化费。
张贵林坦言:“对捐款植树,确有部分单位和个人有抵触情绪。今年‘城周绿化’的捐款从9月开始征收,由于很多单位的捐款情况尚未上报汇总,仅两个月时间,上报到我这儿的部分市级机关公务员捐款,共有3万余元。”
专家观点 捐款模式值得商榷
对内江的这种捐款模式,内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晓鸿教授认为,就“城周绿化”和“城区绿化”本身而言,政府的行政行为无可厚非,值得肯定。但从行政管理角度,内江市、区两级政府目前实施的捐款方式,效果很好,执行力非常强,但方法上有点欠妥,值得商榷,引发不同争议也很正常;捐款植树应该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由政府主导、多种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否则便失去捐款的本身意义;建议政府多思考,如何调动全民参与植树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绿化、美化自己家园的惠民行动中,不让惠民工程走调。
推荐阅读: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