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10月

2009年10月20日 15:49中国绿色时报尚文博

中国园林网10月20日消息:10月15日22时左右,天安门广场国庆摆放的巨型花篮开始拆除,象征着喜庆、祥和、美好的国庆摆花又一次圆满谢幕。

从1986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花坛首次亮相,到今年新中国60华诞,天安门国庆摆花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制作工艺一次比一次精湛,传达的主题一次比一次鲜明。三峡大坝全貌、布达拉宫、青藏铁路、神舟五号升空等花坛造型先后亮相,记录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同时见证了亚运会、奥运会等中国逐渐富强并参与主办国际盛会的大事。天安门前摆花的历史虽然不长,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见证了新时期发展的每一个足迹、每一个亮点。

10月,天安门广场前布置的花坛已成为鲜活历史的真实记录,成为时代脉搏的生动展示。鲜花告诉我们,祖国走过的风风雨雨;鲜花述说着,祖国逐渐强大的故事和铸就的辉煌。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的10月

1986年广场中心花坛

1986年 新中国成立37周年

10万盆鲜花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

主花坛共用鲜花10万盆,摆放在广场中央,直径60米、高3米,以大松柏为主景。6个巨大的花瓣形花坛由中心向外辐射,每个花瓣长25米、宽11米。50多盆龙柏球组成花心,荷兰菊和天冬草镶边儿,花瓣之间配置6个三角形花坛,由300多个品种的各色月季组成。

广场东、西、北有37个花坛,花坛边装有6个人工喷泉,中心花坛南面,有8个8平方米的鱼池,有龙晴、锦鲤等8种名贵观赏鱼。鱼池东侧,有“黄色金龙”,鱼池西侧“孔雀开屏”。

1987年~1989年间,花坛的数量、造型,鲜花种类不断增加。在此期间,党的十三大召开、喜迎第十一届亚运会,以及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等时代主题都通过花坛充分展示,立体造型花坛逐渐增多。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的10月

1990年盼盼喜迎北京亚运会

1990年 新中国成立41周年

天安门广场出现了以“伟大的祖国”、“可爱的中华”为主题的花坛群。

广场花坛共有水法花坛、吉祥物花坛、中心大花坛、凤凰花坛、组字花坛、带状花坛等13个。中心花坛是直径50米、高5米的牡丹花凸面花坛,周围有11组新型容器组成的小花坛,选取新优花卉——日本小菊,象征11亿中国人民庆祝第11届亚运会的胜利召开。

1991年~1993年间,摆花的造型、运用科技手段上开始有新的突破。1992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中央安装一组直径为30米的巨型圆形喷泉。“迎接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组字花坛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推荐阅读:

如何区分紫叶李和美人梅

冬季种子室内沙藏及管理

东海建成光叶楮示范基地 成功后将在江苏省进行推广

苏北规模最大、服务最全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在东海启用[分页]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的10月

1994有凤来仪

1994年 新中国成立45周年

首次采用了微型喷灌新技术。

整个广场共布置了8组大型花坛,占地1万平方米。花坛以“团结奋进、振兴中华”为主题,摆花为龙凤主题的造型。中心喷泉花坛直径60米,设置各种喷头2300个,水下彩灯222盏。喷泉由计算机控制,可变化团结奋进、四海欢腾、节日礼赞、日新月异4种图案。喷水池外装饰向心的鲜花图案,象征各民族大团结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广场摆花设有巨龙腾飞、有凤来仪、走向世界、永放光芒等主题花坛。为提高花卉养护效果,花坛第一次采用了微型喷灌新技术。

1995年~1996年,天安门花坛布置突出“喜庆、欢快、祥和”的主题,营造了万紫千红、锦绣河山、丰收景象等立体造型花坛。立体花坛以植物造景为主,鲜艳花卉用量增加,喷泉、彩灯与花坛完美结合,动态景观层次分明,夜景效果突出。

1997年 新中国成立48周年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花坛建设大量应用高科技。

此次摆花中非季节性花期的品种占30%,近6万盆用于更换的鲜花全部采用花期控制生产技术。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庆祝香港回归”巨幅大型灯箱四周用串红环绕。当年摆花突出常绿和多季开花藤本月季的应用,同时营造繁花似锦的氛围,庆祝党的十五大召开。“万众一心”主题中心花坛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沿用10年。

1998年~1999年,广场花坛设计围绕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布置。1998年采用传统布局形式,以万众一心水法花坛为中心,布置大型花坛5组,广场四角分设主题造景花坛。1999年,主要以大型绿地、天安门广场前的主题造景花园和沿街立体造型、平面花带结合进行布置。7个主题造景花坛突出欢度国庆主题,配以灯光照明形成绚丽的夜景效果。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的10月

2000广场中心花坛

2000年 新中国成立51周年

新千年,天安门广场摆花30万盆,花坛设计延续传统。

以万众一心主题花坛为中心,广场四角分别是“奔向未来”、“期盼奥运”、“绿色呼唤”和“锦绣山河”为主题的景观花坛,首次应用日日春、一串白等新优花卉品种。从此,通向2008等奥运元素的主题花坛就频繁出现在天安门的摆花创意中。

2001年~2002年,两年间新增10余种新优花卉,花色达到30多个,改变了历年来以红黄色为主色调的惯例,增加了亮粉、梅红、白色等色彩。期间展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加入世贸组织后科技强国等主题的花坛。中心花坛第一次使用矮牵牛,同时添加了缓释颗粒肥料,提高了花卉成活率,延长了花坛观赏期。

推荐阅读:

如何区分紫叶李和美人梅

冬季种子室内沙藏及管理

东海建成光叶楮示范基地 成功后将在江苏省进行推广

苏北规模最大、服务最全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在东海启用[分页]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回顾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的10月

2003广场西侧花坛

2003年 新中国成立54周年

一改往日“一大四小”的传统布局,铺开画卷花坛。

在万众一心主花坛和广场两侧长140米、宽30米的绿地上,用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景物配以各种植物组成山水画卷,展示“众志成城共铸中华辉煌,与时俱进谱写绚丽篇章”的时代新主题。东侧画卷以长江三峡为主景,讴歌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辉煌成就。广场西侧画卷以老龙头、山海关、嘉峪关等组成万里长城壮丽景色,寓意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取得了胜利。

2004年~2007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不变的主题“万众一心”。神五飞天、奥运会会徽、奥运福娃相继亮相,布达拉宫、青藏铁路、高速列车造型亮相展现西部大开发的新成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字花坛,更彰显“政治性、时代性、科技性、观赏性、民族性”的内涵。

2008年 新中国成立59周年

奥运圆梦,天安门广场“普天同庆”。

广场花坛从8月1日开始亮相,持续到10月15日,是摆放时间最长的一年。这也是广场设立国庆花坛以来,北京首次面向社会征集设计方案。

中心花坛的主题为“舞动的北京”,主景是旋转的奥运会会徽,会徽下的圆形花坛是以花卉组成的祥云图案,在花坛外围是喷泉迷雾装置。广场东侧花坛由南向北依次为镶嵌有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世界版图、北京奥运会圣火造型等;以环绕鸟巢的象征五环五色的跑道和乘势而上的体育图标组合,体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今年10月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以“普天同庆”为主题,如意花坛托载的巨型花篮为祖国献礼。如意造型花坛由60种近千枝北京传统花卉组成,不仅有鲜花,还有仿真花。夜间,花坛采用新式的32盏染色电脑灯,由电脑控制调控变换颜色和灯光形状,为国庆摆花增添了高科技色彩。

从最初的10万盆到如今的4000万盆;从摆花品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余个品种;从平面摆花到立体造型;花卉造型从用木头搭建脚架,到更为稳定的钢架结构;从水车浇灌,到节水型的喷灌、滴灌设备……鲜花一路走来,展现的是我国园林绿化成果的步步更新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花似锦。

天安门前的花坛年年都有新变化,永远不变的是代表了亿万人民的万众一心;长安街上的花卉布置年年有变化,永远不变的是亿万人民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今年的国庆晚会上,首都万名少年儿童手持鲜花高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祖国大花园里,60年的风雨历程,天安门广场摆花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新中国的变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以一种祥和的方式述说着祖国民族团结、走向统一的步伐。鲜花不仅装点着国庆的喜庆祥和,更如一部鲜活的史诗,继续记载着共和国发展中的不朽诗篇。

推荐阅读:

如何区分紫叶李和美人梅

冬季种子室内沙藏及管理

东海建成光叶楮示范基地 成功后将在江苏省进行推广

苏北规模最大、服务最全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在东海启用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