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0日消息:开地基、架高楼、竖高桥。随着城市需求的改变,在老城市的面上动手术成为必然。一些市场、品牌在此过程中经历一定阵痛,也期待着蜕变。为交通通畅而搬迁;为地块升级提升而搬迁,为市场发展而搬迁。记者近日走访的几个老市场就呈现了这样的状态,它们或破茧成蝶走出了二环、或困在茧中期待振翅高飞、走出二环,以寻求更高更新的发展。
新广丰市场搬迁升级
近日二环快速交通系统主线即将贯通,其周边就牵动了几个老市场的搬迁和改造。
随着二环路一带的规划需要,老牌广丰批发市场也搬迁至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渡园大商圈,成为一个典型例子。
新广丰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比起老广丰市场新广丰占地200多亩,扩容近1倍多,600多商户都搬进了新市场。按照规划,新广丰食品物流中心是服务全省,辐射全国拥有超星级的安保系统、全新合理的格局设计,仓库、写字楼、商住公寓等配套的市场,欲打造一座崭新的食品批发交易平台。
尚义花市四散求整合
在市区内,尚义花市经过10余年发展,成为除斗南花市外批发零售完全的专业花卉市场,但最终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轰然解体了。
2007年,昆明市规划局下发了《违法建设限期自行拆除通知书》,要求在同年9月27日前自行拆除,后因各方面原因有关部门同意缓拆1年。2008年9月12日,昆明市规划局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尚义花市在同年10月15日前必须全部自行拆除和搬迁。由此,佳盟、联盟、国贸、岔街、赛博兴几大新市场陷入接盘争夺战中。
近日记者再次走访发现,经过1年的沉淀,目前尚义花市的中坚力量主要选择了岔街1号及联盟路花市,而其他几个花市则逐渐落寞。记者看到,上午9点30分,岔街1号花卉市场内最大的亮点就是切花批发,一排排紧靠的小货车正忙碌地迎客,大批大批的鲜花源源不断从市场内输出。尽管岔街、联盟两花市都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业务,但并未整体提升。比如鲜切花零售摊位业务依旧没有大起色,有的商贩甚至很艰辛。上周五,联盟花市大棚区内顾客屈指可数,记者看到一些老板三五成群地支起了麻将桌。一个老板告诉记者,由于背街等原因在大棚区内许多同行的生意都不稳定,一些人连四五百元的摊位费都挣不来。有一户甚至一连3个月都没有进花摆摊了。“有些人干脆花都不进了,只留了个摊位,他们希望某天市场火了有个位置。”
有尚义花商认为,若昆明今后的大型批发市场要向外迁出,希望有投资商能重新捏合四散的“尚义”品牌,让品牌重建。打造一个真正合理而专业综合服务市场。加大硬软件投入和规模调整,通过优惠优先吸引尚义花商入驻,最终吸引更多同行。
相关链接:
搬出主城多数市场待起色 专家称城市发展 搬迁势在必行
尚义花市、螺蛳湾、张官营旧货市场、吴井路野生菌市场……随着城市需求的改变,这些印着昆明烙印的市场一个个逐一搬出主城外。“城市在发展,他们的搬迁已成必然。”然而,多年形成的品牌市场要搬迁也难免要经历此过程中的阵痛。近日,记者对这些市场采访后了解到,它们有的已经另起炉灶、改头换面,有的也经营得红红火火,而有的则即将搬迁。可无论怎样,品牌市场的搬迁过后将谋求更大的蜕变。
西南布料批发市场或将搬迁
西南布料批发市场1996年开始营业,1997年其营业总收入就达到了6000万元。一位商户回忆,市场销售的窗帘远近闻名,州市消费者与批发商们都慕名而来,许多人后来都在创意英国买了房子。
记者发现,西南布料批发市场规模及功能规划已经偏向落后,不仅商铺规模有限、老化,基础设施配备也欠佳。为满足商户需求,一些区域的公共通道都设置起了门面,而市场内也几乎没有规范的停车区域,车位就10多个。据介绍,因配合“建绿透绿”政策临街商铺都拆除了,因此市场规模更小了。
西南布料批发市场无法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其实有硬伤。据介绍,2008年市场就一直传言要被拆迁改建,因为市场所在地是李家堆村的产权。当年公司只是承租了一块经营面积4000平方米的位置进行市场经营。虽然从区位看市场所在地是寸土寸金的二环以内市场,但也因此难扩容。加上传言李家堆等城中村将统一拆迁改造,整个市场只有把眼光向外瞄。
“以前市场生意好的时候,我1年能有100万元的营业业绩,但是现在一年也只有80万元左右的效益了。”一位浙江李老板向记者表示,尽管现在市场受到冲击,不过商家们还是信任这个市场的牌子。为了保“名牌”,寻找新的可操作性。市场负责人介绍,市场开发方锦泰花园地产公司在官渡广场旁边的二期地产项目上已有成形的地方可容纳。“新市场可达1万余平方米,虽然离市区较远,但是周边已经有较多市场成雏形。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推荐阅读: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