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苗木大市”是如何崛起的

2008年09月24日 08:39大众日报宋学宝
    中国园林网9月24日消息:走进昌邑,面目皆绿。2008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于9月19日开幕后,仅两天时间就签订苗木购销合同1000多笔,交易额3亿多元,为该市获得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和“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称号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政策孕育产业

    2001年秋,昌邑花木场引种、繁育、推广的黄金槐被确定为北京奥运树种。这个市的决策者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北京申奥成功、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各地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上对绿化苗木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于是,该市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扶持苗木业发展,提出了南部半丘陵地带发展速生苗木、中部平原沃野发展城市绿化苗木、北部盐碱地带发展耐盐碱苗木的指导性意见。

    此举立刻引起了该市部分民营企业家的关注,他们抽调资本进军苗木业。在“大户”的带动下,昌邑苗木业一开始就奠定了起点高、规模大、专业性强的基础。目前,这个市各类苗木种植面积已达10余万亩,发展品种460多个,基本涵盖了适合江北种植的所有品种,成为名噪全国的“苗木大市”。

    思路打通销路

    苗木总量的迅速膨胀,使得销售又成为了问题。“找市场不如建市场”,2003年,金丝达集团自筹资金7000万元建设了集苗木展示、交易、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农业观光园——绿博园,并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山东省(昌邑)苗木交易会”。思路打通销路,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80多家单位前来参展,苗木交易额达1.3亿元。

    尝到“甜头”的昌邑人趁热打铁,将这一平台拉宽加长,展会规格一年比一年高,规模一年比一年大。2005年,昌邑市被国家绿委会命名为我国惟一的“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交易会也逐步升格为“国字号”,成为“中国(昌邑)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其苗木产业也走上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今年8月,昌邑市获得了“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称号,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并成为江北苗木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据统计,这个市每年输出各类优质苗木达6000万株,年销售额5亿元。

    创新抢占市场

    创新是昌邑苗木得以健康发展的又一秘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市各大苗木基地大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并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占据着市场的制高点。昌邑花木场继黄金槐之后还培育出了常夏石竹、美洲复叶槭、美人梅等200多种地被植物。其中,“雪原一号”常夏石竹获得全国首批植物新品种保护专利。

    创新还表现在这个市借助层层叠叠的10万亩苗木,做起了绿色旅游文章,建设了绿博园、流青园、潍河风光带、青山风景区等20多处千亩以上与自然景观同生共融的苗木园区,形成了一园一品、一区一色的独特景点。以绿博园为龙头、以潍河为龙身、以北部沿海万亩柽柳林为龙尾的生态旅游线,每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昌邑市绿博园还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