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9日消息:旅客将鲜花摆在了天津站进站大厅;23时10分,4475次列车徐徐离开了站台……2007年1月14日,运营了近20年的天津站完成了它这一阶段的使命,进入了封闭施工阶段。
为了使这座立下汗马功劳的车站重新焕发青春,数万建设者昼夜奋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向奥运会递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目前,包括周边道路在内的天津站迎奥工程已经整体告竣,美丽大气的新天津站已经敞开了胸怀,迎接京津城际动车和奥运会的到来。
周边居民爱上前广场
天津站前广场的圆形喷泉内,镶嵌着一幅巨大的金属天津地图,地图上能清晰地见到天津的区域分布情况。标有“蓟县”字样的板块里,“盘山”连绵起伏,十分逼真;开发区板块,主干道一览无余。地图外围以中英文对照的样式标明东南西北方位,使游客一出天津站就能“一览”天津全貌。
前广场栽植了大量的树木、灌木和地被花卉,各种观赏树姿态婀娜、郁郁葱葱,与海河景观遥相呼应,整个天津站地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傍晚,打羽毛球的、跳绳的、散步的市民很多,前广场已经被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游乐于一体的景点。”在此纳凉的张女士说,她家就住在天津站附近,亲眼目睹着天津站一天天在变美。
南站房——“艺术殿堂”
在崭新的天津站南站房,几位老者边走边看,不住地发出赞叹。“过去‘老龙头车站’现在彻底变了样。1988年的那次改扩建后,天津站就成了全国数一数二火车站了,旅客经常夸赞它是全国最漂亮的车站,但谁又会想到这车站今天又发生了如此大的巨变。”一位尝试了自动售票系统的老人说:“咱新天津站跟机场一样先进。”
新天津站南站房延续了原来古朴大方的经典艺术风格,改造期间对《精卫填海》壁画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施工人员说:“为保护好《精卫填海》,在拆除原有附属设施前,我们就用彩条布对穹顶壁画进行了全封闭,同时将一二层的门窗全部封闭,防止壁画遭强风破坏。”
候车大厅——充满现代感
走进天津站候车大厅,阳光从屋顶及两侧的玻璃窗透进来,整个大厅显得十分宽敞明亮。整个大厅两侧划分为京津城际候车区、高速候车区及普速候车区。大厅内全部安装了全钢制造的坐椅,黑色的皮质椅背,钢质的扶手,坐上去很舒适,整个候车大厅充满了现代感。
一排时髦的“玻璃屋”令人赞叹不已,上面写有精品屋、特产屋等字样,内部装修典雅漂亮。一位刚从天津站出来的客商说:“以往商品堆压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咱天津的泥人张、大麻花等产品摆在这优雅的店铺里,那感觉真棒,奥运宾客对咱的产品保准满意。”
城际站房——“科技殿堂”
一队刚刚参加完动车试跑的城际列车员,拉着小皮箱走进城际站房,站务员正在售票机前演练,城际站房俨然进入了实际运营状态。
据技术人员介绍,城际站房装修采用了防辐射、隔热、隔音的玻璃幕墙,可以有效阻挡热量传导,保持室内温度,节省采暖和空调费用。站房建筑立面采用百叶窗设计,能够有效调节站房内的光线,大大节省了照明费用。
紧邻京津城际候车区处,专门设置了出售城际车票的窗口。此外,还有近十台自动售票机出售京津动车车票,旅客购票后,向前步行百米就可刷卡进站。“以往京津列车仅有三个售票口,城际动车开通后,旅客可以在多个区域、数十个人工或自动售票点购票,非常方便。”
2000多情景试验保京津城际安全
8月1日,中国跑得最快的火车将在京津间开通运营,“一路风行”的动车组和京津城际铁路如何保障安全,是市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从铁路部门获悉,京津城际铁路在180多天的时间内,至少设计并完成了2000多个情景试验。
铁路工作人员介绍说:“前方列车出现故障需停运,跟在后面的列车为保证顺利前行,需要通过中间站越境到上行线,越过故障车。在什么时间越过、以什么样的速度越过、怎样对整个运行系统影响最小,都要通过计算机精密计算,模拟出相同的场景进行试验。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已经设计并完成了2000多个情景试验,为世界最多。”
据了解,京津城际动车内部系统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和高可靠性来设计的,把外界所有不安全因素都纳入监控测试体系。列车运行速度高低不是影响安全的直接要素,只要系统导向没有问题,列车就很安全。当出现故障时,故障导向安全系统会自动导向列车停下来。工程师还在全线的地面设置了电子元件,全部归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司机一个指令,瞬间计算出前方和后方列车距离本次列车多远。
“无砟轨道,桥面、轨道和钢轨之间的配合精度在0.2毫米以下,在运动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化。所有的桥墩下都设有传感器,采用激光精测仪全程检测线路沉降变化。”据铁路工作人员介绍,在动车不运营的夜里零点到4点,会派一辆检测车,检测所有地面状况是否正常,这种设备是当今世界高速铁路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是铁路工作人员花了两年半时间研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