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要接受的概念:绿色建筑可成为城市“奶牛”

2008年07月01日 10:27中华工商时报

    建筑并非城市资源榨汁机环保并非都要依赖高科技

    三位国际建筑大师———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伊东丰雄、上海新天地设计者本·伍德和来自英国的史蒂芬·平博理日前在上海展开为期两天的“绿色”之行,共同出席凯德置地“筑就人文空间———名师绿色建筑讲座同济行”。三位大师一致认为,“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渐成开发主流

    本·伍德指出,中国这几年渐渐融入了可持续性建筑的潮流中。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建筑大师在中国驰骋了近十年,他对近几年中国政府和开发商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作为表示赞赏。今年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中国提出“绿色奥运”口号,并专门出台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与此同时,中国很多一流地产商也在积极探索房地产业“绿色化”。例如此次活动的倡导者凯德置地,从2007年开始在所有新项目中贯彻母公司嘉德置地集团出台的《绿色建筑指南》,并于同年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英国规划政策第一条就写道:可持续发展是所有规划的基础和核心原则。”史蒂芬·平博理在论坛上介绍说,他称伦敦市长为开发商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绿色建筑”已成为多数开发商的必然选择。根据他的分析推测,现在各国法律陆续提高了环保标准;市场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在增长,对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品更偏好,驱动了商家的需求。因此,可持续发展会成为主流,“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各国房地产开发的主要趋势。

    伊东丰雄则认为,20世纪的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机能体存在的,就像一部独立发挥功能的机器,几乎与自然脱离,不考虑与周围环境协调;但到了21世纪,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联系,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