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造园林式园区,建桥工业园5年来拒绝了40多个污染项目
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再过十来天,大渡口建桥工业园将迎来5周岁生日。过去5年,进驻建桥工业园的企业已达74家,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等,园区单位面积产值稳坐全市头把交椅。
昨日,大渡口区委副书记、建桥园区管委会主任吴道藩讲述了园区历程与规划。
40万元开始筑巢引凤
谈起大渡口的工业产业,很多人都会问,除了重钢,大渡口还有其他产业吗?
2003年6月18日,大渡口建桥工业园成立。“园区成立我就到了园区,40万元的财政资金,就是建桥园区的全部家当。”吴道藩说,园区成立之时,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像样企业。
“环境就是资源,有多好的环境,就有好多的项目,建桥工业园一定要打造园林式园区,创造绿色GDP,筑好巢引好凤。”这是在园区成立之后,大渡口提出的园区建设标准。
5年“丢掉”40个项目
“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无论效益有多好,无论企业背后有谁打招呼,一律坚决拒绝。”吴道藩说。
过去5年,建桥园区先后引进了天安数码、复合材料、长征重工、梅林今普等4个产值超过100亿的企业,入园的企业总数有74家,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中国石化、美国凯雷集团,重庆两大跨国公司中国总部之一的美国卡万塔等。
5年间,园区累计引资近300亿元,在一片沟谷地上筑起了一座现代工业新城。
“没有好项目,宁愿把地荒着,也不能慌着招商。”吴道藩告诉记者,从2003年至今,忍受着招商难的局面,园区至少拒绝了40个见效快、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
园区单位产值全市第一
在建桥园区迎来5周岁之际,吴道藩背了一组数据:园区外资比重在全市领先,单位面积产出居全市第一,每天工业产值3000万元、每天纳税150万元。
围绕打造袖珍型“城市森林”,改变大渡口城市形象,5年来,园区在1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1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每隔500米还设置了一个可供小憩的绿岛。
“在园区,还忍受着更改园区厂房、道路规划的阵痛,花8000万元保留下了园区鞍子山天然森林这片活肺叶。”吴道藩说。
谈到重钢环保搬迁后大渡口的产业支撑,吴道藩说:“再过5年,建桥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物流交易额300亿元,大渡口的经济不仅不会降,而且城市形象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