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绥宁县曾被联合国赋予“神奇绿洲”的称号,这块土地从古至今林木茂盛,之所以能这样,护林禁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园林网6月13日消息:说起绥宁,很多人都会想到它曾被联合国赋予“神奇绿洲”的称号,其境内森林覆盖率为76.4%,因此“三湘林业第一县”名副其实。6月11日,“湖南发现之旅”走进绥宁,发现的100多块护林禁碑,让随行的专家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到绥宁植被密集的原因,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说:“这些石碑,从唐代至民国时期的都有,连续性很强,内容为警醒世人保护林木。古今居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值得我们借鉴。”
生一次崽种树三棵
车辆驶入绥宁,路旁林木逐渐葱茏。在当地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来到黄桑坪乡上堡村。
“上堡依山傍水,而且当时他们主要靠伐木为生。”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当地村民舒平带着记者走近一座古墙,“你看,这里的碑特别能体现先人对林木的重视。”历经百年,舒平所说的石碑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稀能够看清上面的字样:“主要是说这里的林木不准随意砍伐,如有违犯者,第一次要罚粮6担,再有违犯,予以体罚。”舒平说,上堡的人历代都有护林植树的传统,“直到现在,村里的人每次生小孩,都要种树3棵,以为来日使用。”
先民保护林木,不仅是为自己图利。在黄桑坪九溪冲的一条古驿道旁,一块宋代石碑记载:道旁之树,先人栽植,以为永远乘凉之古树,众生不许肆意剪伐,故勒石刊碑。对此,何强极为赞赏,“这体现了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公益意识。”
筹备建造护林碑博物馆 “绥宁从古至今林木茂盛,这得益于老百姓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爱护林木生态环保意识,护林禁碑就是最好的见证。”绥宁县委书记唐渊介绍说。经过普查,该县境内目前发现有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护林禁碑100余块,分布在黄桑、长铺、寨市、东山、关峡等地的高山峻岭和古驿道旁,“其中长铺子苗族乡磨石岭上的一个地方就发现了4块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的护林禁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护林禁碑有官方立的,也有民间立的,时代最早的一块为唐代会昌年间所立,距今1100多年。唐渊说,这些护林碑是历代地方官员和先民爱林护林的历史见证,也是教今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教材。
为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石碑,绥宁县已计划拨出专款,将散落各处的护林碑收集起来,在寨市古城建成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护林碑博物馆”。对此,何强表示支持,并称将在“护林碑博物馆”建成后,尽快启动其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