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四川汶川地震之后,郑州市的抗震能力如何,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问题。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后郑州市的新建建筑有望增加抗震审批,商品房须拿到抗震“准入证”才能出售。另外,郑州市已在碧沙岗公园和人民公园建成了两个可容纳22万人的应急避难所。
设施两个应急避难所建成
目前,郑州市刚刚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两个地震应急避难所,一处在碧沙岗公园,另一处在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因设备最齐全,被作为长期应急避难所,人民公园则作为临时应急避难所。
两个公园都拥有应急棚宿区、应急水源、应急厕所、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等基本设施,碧沙岗公园还建有一座应急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应急电视监控避难场所内全部情况,并发布信息。
碧沙岗公园有20万平方米可作为应急避难所场地,可容纳周边6万~10万人同时避险;人民公园可利用面积为24万平方米,能容纳8万~12万人同时避险。周局长介绍,今后,郑州市各个游园、广场都要成为应急避难所,另外每个县(市、区)都要建设应急避难所。
应急避难所揭秘
一、运输碧沙岗公园南门内有一处开阔地,上面画着一个直径约18米的黄色圆圈,圈里还画有一个黄色工字形,这个面积约240平方米的平地就是直升机应急停机坪。“万一发生灾害,需要向外运送伤员,直升机可以在这里停放,运送伤员出去。”郑州市地震局负责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昝玉斌介绍,之所以将直升机停机坪设置在南门口,是因为这里紧靠指挥中心,有利于接受指挥部指令。
二、供电、通讯碧沙岗公园东南角有一处白色透明玻璃平房,房顶上排列整齐的硅光板用于吸收太阳能,这就是太阳能光伏电站。昝玉斌说,该电站每天能够发电30千瓦,在阴天,能保证3~5天的临时供电需要。
而应急指挥中心就设在电站所处的房子中,设置有线无线应急通信、视频监控设备等。指挥中心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铸,抗震能力达到6.5级,平时将作为宣教基地使用。
指挥中心拥有独立的通讯系统,监控屏幕可以看到所有应急避难所的情况,随时发出信息。当外界手机信号中断,公园5个独立的通讯机站仍然可以运行,保证通讯畅通。
三、用水在公园的一个水泥池子里,记者看到一个没有水龙头的水管,昝玉斌告诉记者,这就是应急水源,从指挥中心拿出分支水龙头往这里一装,就可供多人饮水了。在公园东侧一座小房子里,还有一口应急饮用水井和电机、水泵等设施,这口水井可供给全部人员的饮用水。
四、厕所公园南侧,在一根标着“WC”字样的白色标杆旁,隐藏着应急厕所,标杆旁的地下有一排六棱砖铺的地面,被一个黄色的长方形圈起来。在黄色长方形的中心,有一个长方形小坑,里面摆着6块砖。昝玉斌说,这是个半地下的应急厕所,砖下面是木板,木板下是厕所蹲位,下面连接着化粪池。如果发生大地震,把上面的砖掀开,在周围搭上挡布,就能正常使用了。
五、监控在公园的很多小道上都有监控器,上面安放着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这些监控器能够覆盖全部应急通道和棚宿区,监控器平时可以用于监测公园的安全,一旦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投入使用,就可用来观测园内情况,指挥部调度员依靠它作出科学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