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3日消息:“鸟巢”这座凝聚了众多设计和建设者们心血的建筑中所蕴涵的顶尖科技、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各种服务细节,一定会让今天第一次有机会走进“鸟巢”的人们永远将这座建筑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难以忘怀。
亮点1移动草坪
经过精密的设计和紧张的铺设,“鸟巢”体育场中央7811平方米的标准足球场草坪将在今天正式“亮相”。据介绍,这块由5460块移动“小草坪”组装而成的绿荫场是世界上第9块移动草坪,也是中国最好的运动草坪。
每块重800公斤的移动小草坪是在一个22厘米高的盒子里养殖起来的,而且这种移动草坪即使在下雨天,球场也不会有积水。另外,“鸟巢”的草坪采用冷季型美国混配草种,冬天时给草盖上“棉被”无纺布,等到使用时掀开这些防护措施,草坪依然能保持绿色。
移动草坪还有一个最大的“魔力”,就是通过草坪的模块式拼接,最快在24小时内实现场地的迅速转换。
亮点2乡土植物
为了能让来到“鸟巢”的人们感受到绿色掩映、花色缤纷的自然景观,“鸟巢”的绿化工程也极具北京特色。所使用的乔、灌木基本都是北京的乡土树种,乔木以油松、白皮松、国槐为主,而灌木以紫薇、木槿、丁香居多,这些乡土植物不仅树形、花形优美,而且抗病虫害强,完全适应北京的气候,绝不会水土不服,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在“鸟巢”周边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同时在“鸟巢”边还首次种植了北京的“野草”——芒。这种植物不仅轻舞飞扬、富有自然野趣,而且还非常皮实、水陆皆宜。
亮点3缓坡基座
来到“鸟巢”的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座看似庞大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却丝毫不会给人以高高在上的突兀感觉。“鸟巢”由建筑主体和建筑基座两部分组成,建筑基座形成比地平面高4米多的缓坡,观众可以顺着沿缓坡建起的人行步道到达检票口。
而且在“鸟巢”四周还设有12个太阳能验票亭,从这些被奥运建设者们亲昵地称为“小翅膀”的验票亭行至进体育场内,也完全是无障碍的平地。
亮点4自然通风
由于没有墙的遮挡,“鸟巢”可以让风自由流通,保证了运动场的通透。经过设计师们的多次论证,它借用了流体力学设计中的一种计算机CFD模拟方法,对观众席进行了热舒适度、风舒适度的模拟分析实验,可以精确地模拟出9万多人同时观赛时的自然通风状况,并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观众能感受到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在图纸上用不同颜色标示出来。目前“鸟巢”所有的通风设施,都是按照这个模拟分析对外国设计师的图纸进行调整优化的结果。无论观众坐在上层看台还是下层看台、普通座位还是VIP席,都能享受到自然光和自然风。
亮点5外膜结构
“鸟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透明顶棚。“鸟巢”的顶棚由两层膜组成,其中外层膜由884块ETFE膜组成,在这884块膜中面积最小的不超过1平方米,而面积最大的达到250平方米,整个铺设面积接近4万平方米。ETFE膜还具备自洁功能,下雨就能够清除污垢,另外还能滤去紫外线。
亮点6内膜结构
“鸟巢”的内层膜是PTFE膜,实际上就是一层“隔音幕”,它紧紧地包住了所有的看台,加上一些声学技术的处理,能够较好地解决噪声问题。另外,这层膜也能够遮蔽钢结构屋顶和一些设备、管道,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使得“鸟巢”钢结构的阴影被强烈弱化了。
亮点7场内音响
“鸟巢”内部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能够达到0.6——这个数值完全能保证坐在任何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收听到场内广播。而且“鸟巢”内安装的24个音箱组还能在赛时达到音响效果的分层控制。“鸟巢”的看台分为3层,中间还有一些贵宾包厢的隔层,每层每组的音响都可控。在奥运会时,许多赛场体育展示与观众互动的活动可以通过音响控制完成。比如,需要某层看台的观众欢呼和做动作,那么就可以关该区域音响,让他们的欢呼不会被音乐压住,而场馆的其他地方却可以正常地听音乐。音响师会根据不同情况,将音响根据现场情况调节到最适合的状态。
亮点8抗裂抗震
为了能让“鸟巢”具有更长在使用寿命,科研人员还专门对“鸟巢”使用的混凝土进行抗裂研究。在进行了几百次试验后,最终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增加保护层厚度等工艺,大大提高了“鸟巢”的建筑寿命,根据测试“鸟巢”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达到100年以上,局部结构甚至可达12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
亮点9新颖外观
“鸟巢”是一座环保型体育场,不仅在设计上完全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的要求,而且还通过独特的外观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鸟巢”的外观之所以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就是考虑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尽量减少人工的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而且“鸟巢”的建设中对大面积窗户也作了外遮阳处理,以全面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水平。
亮点10地源热泵
在“鸟巢”的足球场地下面也暗藏环保“机关”——这就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井。井水总是让人感觉冬暖夏凉,地源热泵系统通俗地说就是利用这种井水的特性,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
[分页]
亮点11雨水回收
“鸟巢”70%的供水都要由回收水代替,其中23%来自雨水。这主要依赖于“鸟巢”的雨洪利用系统。在“鸟巢”的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雨水会通过专门的管道排放到“鸟巢”周边地下的6个蓄水池中,再经过系统先进的过滤处理工艺,这些被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就变成了可以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按照测算,这套雨洪利用系统一年总共能够处理产生5.8万立方米的回收水,每小时能够最高处理100吨雨水,产生80吨回收水。
亮点12永久座椅
“鸟巢”内共安装了8万个红、灰相间的永久座椅。这些“中国红”与“长城灰”颜色的座椅色交叉安装,在碗形的看台上形成了一个由红到灰渐变的画面造型,越是靠近下面红色座椅越多,越是上面灰色座椅越多。而且这些座椅外观都采用了水滴形的动感线条,座椅所有棱角都是圆角过渡,由于特别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了设计,所以坐上去非常舒适,避免了因长时间观看比赛而引起的疲劳感。这些永久座椅不仅颜色十分靓丽,还达到了B1难燃级别,在室外耐紫外线照射,三年风吹日晒颜色都不会发生变化,座椅材料也不会变硬变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座椅一旦废弃还可以粉碎后原料再利用,对环境没有污染。
亮点13环保厕所
在奥运会期间观众还将在“鸟巢”看到一种全新的环保厕所。这种厕所每一个厕位的面积是2平方米,且每天接待人数要达到600人次,环保厕所不仅可以直接将废物转化成中水,同时还能将一部分中水做进一步深化处理,处理后的水甚至可以用来洗手。
亮点14造型细节
走进“鸟巢”的内部,人们还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很多细节都体现着“鸟巢”的特殊造型和效果。几乎在每层都有神似“鸟巢”的吊顶灯,还有顶层的铝格栅也和“鸟巢”的外观交相呼应,甚至连一层的观众集散厅地面也采用了不规则形状的石材碎拼。
另外,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体育场内的玻璃围墙都采用了一种名为“鸟巢红”的钢化玻璃,玻璃是纯正的中国红颜色,上面密布了细碎的花纹,造型非常抢眼。
亮点15碗型看台
“鸟巢”的看台是专门为了让观众得到最好的观赛效果而进行了特别设计。几乎任何一个体育场都有主台、副台之分,中间为主,两边为次,但在“鸟巢”的结构中,没有主次之分,亦无“从属关系”和“尊卑”存在。
为了避免普通椭圆形看台造成两边观众距离场地太远的弊病,“鸟巢”的看台轮廓线呈现均匀而连续的环形,像个边缘高低起伏的“碗”。在观赛视线比较好的场地东西两侧安排较多的座椅,在南北两侧安排座椅较少,这样一来就制造出“人人平等”的最佳观赏效果。根据测算,无论观众坐在“鸟巢”看台的哪个位置,和比赛场地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
亮点16立面楼梯
在“鸟巢”中除了电梯和普通的楼梯间,还有环绕在“鸟巢”建筑四周的24部非常醒目的钢结构立面大楼梯,这些宽度有2.8米的大楼梯从一层蜿蜒向上延伸,是通往上层看台的必经之路。
根据设计,这些外表“抢眼”的大楼梯并不仅仅是为了“鸟巢”整体外观的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