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实现年收入338万

2008年05月19日 10:19新华网
    中国园林网5月19日消息:近年来,榆中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花卉产业已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优势产业。今年,该县连搭乡肖家咀村在原有203座高架日光温室花卉种植大棚的基础上,新增大棚62座,总数达到265座,种植面积超过260亩,年产销量60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338万元,户均收入7500元。“使用腐殖土增厚肥力,加入珍珠岩疏松土壤,压枝技术促进光合作用、控制开花时间……我们生产的每一枝花,都折射着现代农业的理念。”肖家咀村村主任的一席话,道出了该村发展花卉产业的全新内涵。肖家咀村以花卉种植为支撑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引进更新品种,使花卉品质、色泽、科技含量适应市场需求,还引进鲜切花卉技术、插花技术,延伸花卉产业链条,产销量逐年稳步提高。肖家咀村花农经过近几年花卉种植实践,积累了很多花卉种植、销售经验,农民日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在今后两年内,肖家咀村将加大投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力争使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户均实现收入1.3万元,人均实现收入7000元。

    目前,猪咀岭村已拥有292座日光温室大棚、110座高架大棚,年花卉收入达9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300多元,在2006年猪咀岭村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部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利用投资该村今年完成了日光温室改造、花卉交易大厅、二级提灌工程等项目。

    如今,榆中县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按照现代农业理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日渐明晰,道路越走越宽。目前,全县以非洲菊、康乃馨、玫瑰等鲜切花为主的种植基地,仅肖家咀、猪咀岭两村就拥有日光温室、高架大棚665多座,花卉年产值收入达1200多万元。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为了开拓花卉销售市场,榆中县成立了猪咀岭村花卉协会、猪咀岭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花农组织起来,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生产,形成了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加快了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流通速度,有效解决了农户卖花难的问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协会+农户+市场”等模式,实行订单产销,为花农与花农、花农与企业、花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