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30日消息:吉林大学拥有一大批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科研成果举世瞩目。作为全国迄今为止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高校,近3年来,被SCI收录论文总数达2986篇,连续两年超过1000篇,高校排名全国第八,并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朵花”。
发现世界最早被子植物
在吉林大学古生物中心标本室里,有两块化石弥足珍贵。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和《发现》(Discovery)杂志因为它们见识了现代中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它们就是孙革教授发现的、被世界公认的“世界最早的花”——“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有花植物)”,它们拥有两个美丽名字——“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其中辽宁古果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朵花”。
2002年,孙革教授等人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封面文章,首次披露这一重大发现,确认“古果属”为水生草本植物、新建“古果科”,提出被子植物可能存在水生起源的研究新思路。该成果有力推动了全球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被评为“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第1名),入选美国《发现》(Discovery)杂志评选的“2002年百大科学新闻”之一。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震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科学技术学院陈圣波教授说,遥感技术如同一双伸进太空的眼睛,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遥感技术不仅被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和互剂侦检等领域,在民用方面也有很大突破。
目前,吉林大学已经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球资源普查、植被分类、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病虫害和作物产量调查,并且可以检测环境污染情况和地震监测。
首家人兽共患病研究所
原军需大学2004年转隶至吉大后,吉林大学对自身拥有的医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兽医学(原军需大学)以及生命科学(原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综合学科优势进行整合,成立了国内首家专门从事人兽共患病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职机构。
目前,该研究所在“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高抗原性抗原基因的基因重组”、“食品污染物广谱、快速简便筛检技术研究”等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