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7日消息:曾经在饥荒年代被用来充饥的蕨菜,如今,不但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不少高档酒店的招牌菜,而且还远销韩国、日本,成为临海山区百姓致富的“摇钱草”。
又到蕨菜采摘时节。近日,记者来到临海市永丰镇沿岸村,看到不少村民背着麻袋,在附近的山上采蕨菜。
村党支部书记王安康说,沿岸村地处临海西北部,离市区30公里,全村人口1871人,是个山区村。过去,村民大多以传统的种植业维持生计,而现在,他们又多了一条增收的渠道,那就是采蕨菜。
北方商人带来蕨菜热
蕨菜,临海人土称“狼基杆”,仙居人土称“狼基梢”,在我市广大农村,十分常见。随着煤气灶的普及,这种过去被百姓拿来当柴烧的植物,如今漫山遍野,随处可见。
10年前,大连的蕨菜经销商崔英,到临海市进行蕨菜调研。他发现,由于南方气候温和、湿润,临海的蕨菜成熟时间要比北方早一个多月。于是,他决定在临海暂住下来,在那年的立春过后,就引导当地村民到山上采蕨菜,并且有多少收多少。为了及时收购到更多优质的蕨菜,他在蕨菜资源比较丰富的沿岸村设立了收购站。
原来负责崔英蕨菜收购点的村民李大伯告诉记者说,蕨菜,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粗蛋白等物质,而且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抗癌等功效,是绿色纯天然食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非常畅销。后来村民发现,崔英口中的“蕨菜”,就是漫山遍野的“野狼基”。
设立收购站后,崔英不但把蕨菜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教给了沿岸村的村民。还以每公斤17元的价格收购加工好的干蕨菜。就冲着“有多少要多少”这句话,沿岸村村民纷纷加入到采摘蕨菜的行列中来。
村民创利又增收
今年56岁的村民王贤能,采蕨菜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是个忠实的蕨菜采集户。中午刚过,王贤能夫妇每人背了满满一麻袋的蕨菜从磨凹里山下来。满脸的汗水,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喜悦。“上山采蕨菜虽然有点累,要翻山越岭,但是收入好。今年,1公斤干蕨菜能卖到40多元,而且村里又有定点收购,不愁卖不出去。”王贤能气喘吁吁地说,“这一趟下来又能赚个100多元。要坚持到6月初,我们家又能增收6000多元。”
在沿岸村,像王贤能这样的专业蕨菜采摘户还有很多。
据村民阎秀仙介绍,每年3月底到6月初,是蕨菜采摘的黄金时节。由于采蕨菜带来的高效益,沿岸村80%的村民都会抓紧时间进山采蕨菜。他们很多早上6点多钟就开始上山,中午回来,把采到的鲜蕨菜去根、清洗之后,再统一煮烫,统一晾晒。第三天就可以把加工后的干蕨菜送到收购站。村民一般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蕨菜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阎秀仙的指引,记者来到了沿岸村的一家蕨菜收购站,看到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农家作坊里,地上堆满了包装好的干蕨菜。十几个工人正在给刚收购来的干蕨菜进行加工、包装。不时还有村民背着满麻袋的干蕨菜来卖。
收购站的崔经理告诉记者,临海蕨菜皮薄、肉多、口味纯正,天然无污染,在国内各大城市很畅销,这几年更是被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看好,成了争相抢购的土特产。近几年每年从沿岸村收购站发出的干蕨菜都有50多吨,但仍供不应求。今年,蕨菜大丰收,从3月底到现在收购站已经收到了16吨干蕨菜,估计到6月初,能收到60多吨。
据了解,在临海市,类似沿岸村这样的蕨菜收购站点还真不少。如今,蕨菜采摘正成为临海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