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路拓建 数百雪松遭“断根”之劫【评】

2008年03月12日 08:54燕赵都市报王俊栋
    ■新闻提示 

    中国园林网3月12日消息: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日前新乐市城建部门对城区内的新开路进行拓宽大修,马路两侧生长了一二十年、直径约二三十厘米的数百棵大型雪松被砍伐。这一行为引起了新乐市民的不满:“以破坏绿化为代价去修路,然后再耗资去绿化,而新的绿化三五年难出效果,几年后路破了又得翻修,是否还要砍伐,再栽,岂不陷入一个栽伐‘怪圈’。”

    ■惋惜:昔日绿松成荫

    位于新乐市城区的新开路是一条主要街道,由于年久失修路面破损严重,日前,城建部门对该路进行拓宽大修。动工之初,马路两侧的数百棵雪松便被从根部锯断。昨天,记者来到新乐市,此时的新开路上已看不到昔日郁郁葱葱的雪松踪影,从路面两侧遗留的树桩来看,雪松已成了气候,绝大多数直径在二三十厘米左右。

    看着昔日浓密繁茂的松树突然被毁之殆尽,新乐许多市民表示惋惜。市民们说,新开路上的雪松已生长了一二十年,共几百棵的数量,已成规模,是新乐城区少有的大树。每到夏季,该路密荫如盖,给路人带来了不尽的凉爽。人们更喜雪松的形状,颇具观赏性,大人小孩无不喜欢在傍晚流连树旁、散步消遣。对于这个城市来说,与雪松朝夕相处的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两者之间相互贴慰,它们的突然消失,如同切掉了这个城市的一块肌肤。

    ■发问:修路定要砍树?

    伐树行为颇受市民非议,在很多方面看来,修路、保树应该两不误。“经过了解,如此规模的雪松价值不菲,现在的市场价每棵最少在几千元以上,甚至上万元。”市民们是深悉这些雪松的价值的:“砍伐新开路上生长了十几年的雪松是一件有失偏颇的行为,树砍了,再宽的路也称不上漂亮,再者,当年这些松树的栽种、培护花了多少钱,说砍就砍,岂不是浪费吗!”

    市民们说,以破坏绿化为代价去修路,然后再耗资去绿化,而新的绿化三五年难出效果,几年后马路可能又要翻修,难道还要砍掉,再栽?如此,真是陷入一个栽、伐的怪圈了。“新乐城区的树木原本就不多,如此规模、价值的雪松更是仅有,有关部门应对雪松进行合理的移植,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每一棵树,对那些实在移植不了的,再进行砍伐也不迟。”

    ■愿望:城建别成老树劫难

    一些从事林木保护工作的人士也就此事谈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发展、马路的扩建改造,不应成为城市树木的劫难。以前,很多城市在建设中对绿化方面的考虑不足,“牺牲”了不少林树,剩下的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随着全社会绿化意识的增强,政府对城市树木的处置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确立了一种尽量保护现有绿化成果的原则:能不动就坚决不动。

    这些人士建议新乐有关部门,城市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市民、社会保护树木的良苦用心,力求做到“路让树”,凡城建中涉及到树木的砍伐问题,最好采取听证会的方式听取一下社会的意见,由社会来决定这些树木的命运。

    ■园林:砍树实不得已

    就伐树一事,新乐市园林局有关人员解释说,砍掉新开路上价值不菲的雪松实在是迫不得已。该路土质不好,因根部培土不易吸附,移植难以成活。再者,由于近几年新乐城市建设进展很快,很多情况下砍树是工程施工所必需的,主要原因在于投入大、影响施工进度等。

    对于有关人士“砍树之前进行听证”的建议,该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各方面的怨言从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建议并不现实。首先,尽管大家十分关心城市建设,但往往不能站在城市发展的全局上考虑问题;其次,城市规划是由众多专业人士通过层层论证才通过的,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无论从工期要求还是工程数量上讲,每次砍树都开听证会,其工作量是任何单位和部门所难以承受的。

    对于园林局所谓“土质不好”的说法,很多新乐市民不能认同。他们认为,既然雪松能够在这条路上生长,且长势良好,就说明有适宜生长的土壤。再者,现在的移植技术很发达,根部培土问题不应该成为移植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