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荷花“动手术”,为了让它绽放得更加艳丽多姿
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色彩艳丽、性状稳定的花卉完全可以满足装扮世博会的需要
中国园林网2月26日消息:花艺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人墨客借花明志,有关咏花的佳作名句俯拾皆是。鲜花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将于2010年在上海开幕的世博会上,鲜花当仁不让成为装扮申城的主角。有没有具有“上海特色”的世博花?对于持续高涨的鲜花价格,如何让世博用花成本更低?记者带着一连串疑问,走进了上海鲜花基地———上海鲜花港的花卉工程研发中心以及上海交大农学院。
花卉使用现状
我国每年花5亿元购买百合
上海鲜花港技术主管顾俊杰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的用花量相当惊人,除了室外景观装饰用花、水体装饰用花,还有室内摆设用花和大量鲜切花,用花量将大大超过鲜花港装饰花300万枝的水平,“其中大部分花卉是进口的”。
香水百合、郁金香、风信子、小苍兰、洋水仙、唐菖蒲、彩色马蹄莲……这类颜色鲜艳、世界知名的球根花卉,尤其成为寒冬花市的新宠,但这类花卉的种球主要依赖进口。据交大农学院花卉研发中心史益敏教授介绍,国内每年进口花卉种源极多,以球根类花卉植物为例,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年进口百合商品球1亿头以上,年进口郁金香种球6000万粒以上,其中仅进口百合种球一项就消耗近5亿元人民币。
花期长短和花朵形态,是决定花卉受欢迎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是在自然界中自由生长的花朵,往往存在花期短、形态不够理想等因素。由此,便有了现代花卉繁殖技术和种质研究。但是我国的现代花卉研究起步晚,技术水平与荷兰、日本等国家存在相当差距。以郁金香为例,这在人们眼中鼎鼎大名的“洋花”、荷兰的骄傲,其实最早产于我国西藏地区。
进口花卉多是“一次性使用”
按照国际植物品种保护权利,花卉新品种有15至25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在此期间,如要自行繁殖就必须交付昂贵的专利费。我国目前进口的球根花卉绝大多数过了植物品种保护期,可自行进行繁殖。由于生产技术与气候等多方面原因,我国普及的观赏类花卉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朱顶红等种球的国内繁殖情况一直不理想,高档优质种球依然依赖进口。即使是最普通的康乃馨、非洲菊,一些国内大型育种公司每年都要支付国外育种公司数十万到近百万人民币的品种使用费,而引进的杂种花卉种子往往在第一代后就丧失了杂交优势。
史教授举例说,从荷兰进口的多种球根花卉都是经过长期研究选育成功的优良品种,适应荷兰的气候。据介绍,荷兰7月份时的平均温度为十六七摄氏度,这些球根花卉在荷兰一般是4月开花,六七月收获种球,植株生长期最高温度都在25摄氏度以下,一旦高于这一温度,植株就进入休眠期。而国内到4月底时,最高温度往往已超过25摄氏度,植株生长期可能只有一个月。因此,郁金香、风信子等引进国内后,种球都只能种植一年,之后则越变越小,甚至根本不发芽。而朱顶红、百合、彩色马蹄莲等夏天开花的花卉,在生长时遇到高温,在凉爽气候中则出现严重病虫害,生长繁殖都很困难。不少花鸟市场把这类球茎类花卉称为“一次性花卉”,只比鲜切花多一只花盆而已。
降低进口成本
自主知识产权鲜花供世博挑选
上海鲜花港水生花卉有限公司肩负着上海世博水生花卉用花的研究工作。总经理崔娜新说,由于世博园区有大量的景观水体,荷花和睡莲是最好的装饰花卉。同时,由于世博园是夏季开园,大多数鲜花不在正常花期内,因此除了部分草花和夏菊,荷花和睡莲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据记者了解,虽然我国荷花的品种数量和栽培水平都超过国外,但由于荷花新品种的登陆权在美国,研发合适的荷花和睡莲新品种成了当务之急。在接到市农业部门关于世博用花的研发任务后,经过两年的艰苦培育,水生花卉中心培育了8种新荷花,并已取得了知识产权。其中一种荷花仅十几厘米高,花的直径只有四五厘米,可种植在大碗或小缸中,随意摆放;另一种微型睡莲更独特,花的直径只有3厘米左右,可以放进透明的鱼缸中,在小鱼嬉戏间尤显精巧细致。
据统计,目前上海鲜花港研发出的拥有知识产权的新花卉品种足有20多种,不但颜色、外形、品质都很优秀,而且其中不少新品种将是首次亮相,完全可以满足世博会装饰工作的需求。
洋品种“国产化”让成本支出减半
尽管我国拥有相当规模的鲜花生产能力,但不少花卉品种的知识产权来自西方国家,这意味着沪上的鲜花种植企业不能自行种植国外研发出的鲜花品种,而要通过支付高昂的专利费获得进口种苗。例如目前常用的装饰花———凤梨,其大部分品种的知识产权都归属荷兰,如果进口不但要支付专利费,还要承担关税和运费,一株最普通的凤梨球根成本就达1.25欧元。而如果要组成一个花卉造型,用掉成百上千株凤梨,加上后期种植费用,则可能耗费数万元人民币。
为降低进口成本,上海鲜花港研发中心和比利时德鲁仕公司联合引进国外优质项目,共同开展育种等研发工作。如此,将使一株凤梨苗种的成本下降至6元人民币左右,节省了50%%的费用。而原本昂贵的“火炬”凤梨,“国产化”后,价格可从每株高达3000-4000元骤降至300-500元。
作为本市唯一一所农学院,交大农学院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在“洋花卉”引进、繁殖、驯化方面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目前已经成功掌握了郁金香、风信子、洋水仙、朱顶红等种球本土繁殖技术,且花卉种质保持稳定。
[分页]
鲜花养殖接受美国农业部专家年检
浇水等培育步骤须严格规范以保证万无一失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幼苗摆放整齐,并将进行不间断地观察记录
探秘艰辛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