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9日消息:近年来,永川区以发展休闲农业为“抓手”,通过做大做强百里优质水果长廊、休闲观光茶业和花卉苗木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这三大休闲产业开始成为了永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器”。以休闲果业、休闲茶业、休闲花卉苗木业为主要特色的永川“休闲农业”,为永川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开始为永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速。据统计,2007年永川区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32亿元。其中“休闲农业”的农业总产值近3亿元。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由于其具有经济、社会、环保、游憩、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最近,记者对永川区的休闲农业进行了调查。
链条效益:百里优质水果长廊不寂寞
镜头A:华牧生态园里:一望无际的枇杷树上,开着白色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浅香。该生态园负责人陈本云称,华牧生态园有面积1100亩,有优质水果面积700亩左右。该园每月支出农民工的劳务费在一万元以上。为了让生态园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态园将充分发挥休闲农业的功能,通过举办采果节等,带动旅游休闲的发展,力争每年产果在30万公斤左右,生态园建成后,生态农业常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左右。
镜头B:南大街办事处黄瓜山村种梨大户石德银在黄瓜山村社区电子阅览室查阅梨树管理资料。她对记者说:“我有20亩梨园,去年获得了纯收入3万元以上。以前不懂科学管理,每年的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利用冬闲时间学习一点管理技术,争取今年收入上5万元。”
镜头C:说起梨产业给自己带来的收益,南大街办事处黄瓜山村梨农朱辉武就沉浸在“2007年重庆永川‘百里果乡’采果节”上夺魁“梨王”的喜悦中。他说,“一个1000克的梨子,竟然有3000元的价值。如果没有休闲农业的支撑,这样的商品价值是我不敢想象的。单是梨子一项,家里去年增收就在3000元。”
画外音:永川区目前水果面积达18万亩,去年实现产量10万吨。经过10多年的发展,百里优质水果长廊已明显见效。永川梨的种植规模已达到6万亩,年产量近5万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2007年,“百里优质水果长廊”中的“休闲农业示范区”亩平收入达6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高于全区农民人均收入250元左右。
启示:上世纪90年代初,永川区根据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水果消费能力增强的特点,决定根据永川的气候、土壤以及种果优势,开始成规模发展以黄花梨为主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梨产业,并由此发展休闲农业。同时,通过举办赏花节和采果节,吸引大量旅客来永川观赏梨花和采摘购买优质梨。2005年,“百里优质水果长廊”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位于重庆近郊的永川区未来发展休闲果业具有现实的需要和广阔的前景。在梨产业的发展中,永川区将致力于永川梨梨园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将“百里优质水果长廊”中的“中华梨村”推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因此,休闲农业,需要本土化、规模化、特色化、链条化。
整合资源:4万亩茶园繁荣经济传承文化
镜头A:大安镇花果山村梯子坝村民小组茶农廖云祥说起自己生产茶的历史,就感概不已:“以前我家里只有几亩茶园,每公斤鲜叶只有几角钱的收入。通过区政府举办茶竹旅游节后,永川茶开始在全国有名气了。我们的收益比原来有了明显增加。现在,我有茶园200多亩,茶叶的优质品率在90%以上。去年产了茶叶2万多公斤,实现了纯收入至少在两万元以上,比往年的收入,要增加20%左右。”
镜头B: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关负责人称,该所通过与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育成有知识产权的国家级茶树良种就达10个,省级良种4个。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取得经济效益4.17亿元,新增税利1.23亿元。
镜头C: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称,每年到永川茶山竹海旅游的人数至少在6万人(次)以上。永川区凭借茶山竹海,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重庆(永川)茶文化旅游节,日本、韩国等近1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游客畅游了永川的茶山竹海。茶园游客春游采茶忙、茶农采茶忙,成为了永川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画外音:永川目前已有茶园面积4.2万亩,茶叶生产企业19家,拥有永川秀芽、渝州毛峰、乌金吐翠、竹海竹针、云岭毛峰、金凤银针等数十个名优茶品,先后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知名品牌、中国(成都)国际博览会金奖、重庆市名牌农产品。休闲观光茶业,每年为永川茶农增收近5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万人。去年实现茶叶产量达2100吨,产值7350万元,其中名优茶1300吨,产值6000万元。
启示:永川产茶历史悠久,在两汉时期已有茶的种植和生产,民国期间成为产茶区。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四川新胜茶场相继落户永川后,带动了永川茶产业的发展。永川因势利导,用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路抓茶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箕山茶海观光旅游,使茶产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永川休闲茶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永川茶业的蓬勃发展,还将有力推动中国西部茶叶产业的发展。因此,休闲农业,需要整合资源,才能承载起经济和文化共同繁荣的双重休闲农业意义。
追赶“朝阳”:万紫千红映照城乡
镜头A:永师公路两旁:争奇斗艳的花卉在寒冷的冬日中尽显绿色生机。管理这些花卉,常年需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00人,每年人平劳务收入在7000元以上。重庆市永川区环美花木有限公司双竹花卉苗木基地技术管理员夏良超兴奋地说:“我从1998年建苗圃开始,就一直在这里做技术管理。刚开始,我每月的工资只有500元左右。现在,公司做大了,我每月的工资多了好几百元。”
镜头B:大安荷花基地,成片发展荷花种植500亩。基地现有休闲荷花品种150多个,每年夏季,埃及蓝睡莲、安哥拉黄睡莲、查兰拉斯畅、三色莲、醉杯等名贵荷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该基地已成为全国品种最多、最全的荷花种苗(种子)供应基地和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镜头C: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目前,永川区已经建成花卉苗木8000亩,亩平收入在8000元以上,每年花卉苗木“休闲农业”总收入达6000万元以上。2005年,永川区的3万盆名贵鲜花为在重庆市召开的国际市长峰会增添了光彩。大安荷花基地的荷花产品,已分别销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荷花种子,已销往日本、美国、荷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画外音:永川区的花卉苗木“休闲农业”,从无到有,正在向3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进军。特色突出、质量提高、供销两旺的花卉苗木“休闲农业”,将是永川农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永川花卉苗木产业化“休闲农业”经过10年的努力,对调整永川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永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配置农业生产力资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方向转变,开辟新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绿化、美化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启示:花卉苗木“休闲农业”是当今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大部分农产品阶段过剩的情况下,农民依靠普通粮、油、猪等大宗农产品增加收入比较困难,而花卉苗木作为“休闲农业”中的朝阳产业的收益远远高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因此,在传统产业优势难再的情况下,需要另辟蹊径,追赶新兴产业,让新兴产业以制高点的明显优势替代传统产业的不足,成为引领未来农业经济持续增收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