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新猜想:寒冬中风险投资成为麦田守望者

2008年12月30日 09:51南方都市报李宽宽 余涛

中国园林网12月30日消息:2008年,对中国农业来说注定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引发新“土改”大讨论;海内外资本对现代农业的热情似乎在这一年集中爆发;包括“三聚氰胺”事件引发的“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这一切在2008年刚刚展开。

农业是个丰富而厚重的主题,有人从中看到了历史的沧桑、有人看到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有人看到了道德与文化,有人从中看到了强国富民的期盼,而与此同时,肯定会有商业新主张、新思路的厚积薄发——所以在2008年年末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再唱“希望的田野上”,在我们再思袁隆平的那句话:踏实撒种,必殷实收获。

“后三聚时代”产业链的重新审视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不仅使整个产业,甚至使国人也陷入集体尴尬,而在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方面更是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牛奶、鸡蛋、鸡鸭鱼肉、蔬菜——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首先看到的是机会,也开始重新审视公司的商业模式,投资衡量的标准以质量风险是否可控、产业链地位是否安全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

12月23日,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KKR获批,将向蒙牛现代牧业投资1亿美元,与KKR同时入股的还有香港私募基金鼎晖投资,与此同时,业界也频频传来内蒙古奶联社与风险投资接洽的消息,而风险投资之所以对以往看起来“投入大、风险大”的奶牛养殖业产生兴趣,除了不排除战略意义之外,在商言商,也是因为他们看到奶牛养殖业整个领域,对陷入困境的牛奶行业,有“正本清源”的关键作用,其深远影响似乎在投行养猪之上。

从德青源等公司案例看来,能在这场三聚氰胺危机中全身而退、甚至是变危机为商机的,是那些已经考虑到“公司+农户”模式风险、并在产业链中的覆盖比较全面,既然喂饲料有可能出现三聚氰胺鸡蛋、买原料可能会出现“苏丹红”鸭蛋,那么企业就一手包办、自建基地、自供饲料。

圣农等公司之所以成为风投的宠儿,也是因为模式从“饲料-养殖-屠宰”覆盖了整个产业链,而在欧美等国家养殖、屠宰等环节可能采用专业分工的合作方式,而圣农采用这样的方式,则是能抗波动、抗风险。

由此,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对食品安全开出的“药方”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得更彻底、更全面。

此外,从盈利的角度,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也表示,“风险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首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与标准化生产工艺;如果一家农业公司只是占据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格局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公司业绩。”

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的断言是:投行养猪标志着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时代,而在后三聚的审视下,产业链还面临重建与完善的任务:如何从传统的“公司+农户”的模式中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照顾到农户的利益,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将被赋予怎样的主体权利?都是现代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从“公司+农户”到“公司+农庄”?

“公司+农户”的弊端已经迫待解决,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考察,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更大市场的方式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公司制企业,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荷兰的花卉公司等,这些大公司大多起到龙头作用,不少是跨国经营的大企业;二是半官方的产业局,如加拿大的小麦生产局,负责协调产销关系和大的生产布局;第三类则是农民的合作制组织,如日本的农协、我国台湾的农会、美国农场主协会等。

目前在国内现代农业企业中试行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方式,都可以视为是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改良。如果说以往“公司+农户”造成“不是公司坑农户、就是农户坑公司”的局面,是因为利益天平的失衡、以及控制环节的缺位的话,改良模式也是力争在补短板。

可以肯定的是,农业工业化,对产业链的构造,农业组织结构的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与此同时,土地流转制度的松动,也被投资人视为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甚至可能像美国一样出现“公司+农庄”的模式。深圳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就表示,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后,感觉上规模的农庄有投资机会,“以往的农村很多都在搞工业产品,但是在农庄里可以真正形成农业产品的循环经济。”

不过对此,也有风险投资人有自己的考虑,“即便农庄出现后,可能会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经济作物,而不一定会种粮食,但考虑到由此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粮食耕地的减少,国家考虑到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问题,可能会出台的限制政策,所以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寒冬中风投成为麦田守望者

“几年前提起你在看农业项目,大家可能会觉得是笑话,但是现在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投资人普遍关注的领域。”一位投资人这样阐释这场投资界的“上山下乡”运动。

近日,在业界“带头大哥”级的投资人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就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现代农业在中国今后几年里会有长足的发展,而软银赛富已经投资了种植有机大米、有机玉米、有机蔬菜等种植业公司,“我们也在看养殖业,包括高质量的牛肉、高质量的猪肉。同时我们看好一些农业食品及其包装业。”

数据显示,包括茶叶、果汁、红酒、花卉、蔬菜、鸡蛋、育种、疫苗、水产养殖、肉食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生物肥、农药、油脂加工等行业都已经有海外资金背景的PE或VC的投资。

掌握了农业资源,就拥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这个论断已经被学者与专家们反复提及,而中国农业的分散状况、与现代化、产业化转型中的商业机会已经得到投资界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在经济寒冬中,农业也因为其抗周期性、现金流状况好而被视为投资的避风港。

在这种情况下,甚至还出现了风险投资直接跑到当地,与从事生猪等养殖业的个体农户签约的场面,不过也有投资人对这一做法表示不解,“直接与养猪户签约,难道风险投资是要干起‘猪贩子’的工作?

不过,在“重农”热情高涨的同时,也有业界人士提示,“避风港”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安全,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就有三类农业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一类是在去年农业原材料上涨的时候采购了大批原材料的企业;二是产能迅速扩大的行业企业。比如说养猪业,还有一类是生产高端消费品的行业,比如有机蔬菜企业。

珠海:红树林“基因库”已有33树种 市民有望亲密接触

山东投资20亿建"聊斋"迪斯尼 “国产版”会建成啥模样

365天天天有花市 全国首家“花卉超市”下月现身陈村

新加坡海湾花园开发项目 世界上最大的控温花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