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农需分析市场形势再决定 切记莫“搭错车”

2008年01月23日 09:40
    中国园林网1月23日消息:在2007年上半年,高30厘米的金森女贞容器苗卖到了2.6元,高10厘米的卖到了0.5元,而金森女贞枝条却卖到了每公斤60元的高价。到了2007年下半年,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浙江(中国)花木城,各种规格的金森女贞苗木价格几乎下调了一半,而扦插的枝条却降到了只有几块钱一公斤。

    仅仅半年时间,金森女贞的价格大起大落。许多苗木生产户抱怨又是“搭错车”。2007年4月份,金森女贞价格上涨,苗农十分看好其发展潜力,认为该品种可以作为黄色灌木中的领军苗木,因为它的很多特性都优于原来市场走势很好的金叶女贞。利之所趋,一拥而上,管它是否卖得掉,生产出来再说。于是,很多苗农相互炒作该品种。我们观察到,在2007年的春末夏初,全国掀起了一股金森女贞扦插热,无论是最先发展该品种的华东地区,还是后来发展该品种的华中、中南、西南地区,都不同程度地扦插了该品种。5月份,在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萧山,金森女贞枝条被炒到了每公斤60元,并且很紧俏。

    苗农争抢扦插,无疑犯了在同一时间搭乘同一辆车的错误,此乃各苗商之大忌。

    与价值规律开玩笑要不得。供大于求的直接结果必定是价格大跌。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吃这“一窝蜂”的苦头实在是太多了,如前几年的“龙柏烧狗肉”事件、木兰科树种泛滥、杨树苗供大于求、红叶石楠一涨一跌……

    许多苗农在金森女贞的商战中搭错了车,吃了亏。再碰上类似的情况,希望苗农们理智些,把市场形势仔细分析清楚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