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李彦宏从此“弃暗投明”?

2008年12月02日 10:42国际金融报
    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百度竞价排名被央视曝光,于是,名声坏了,股价跌了,竞争对手乐了,百度CEO李彦宏终于急了。



    新华社再评百度:期待引领搜索引擎稳健成长

    上周末,新华社发布了对百度CEO李彦宏的专访,详细介绍了百度在央视曝光后的多项整改措施。这是继11月23日晚,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新闻周刊》中正面评点百度事件后,中央级媒体再次聚焦百度。一位观察家表示:“这说明百度近期的整改得到了认可改,相关部门也希望通过百度整改向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传递一个加强整改、规范竞争的信息。” ...<<< 详细报道

    白岩松评百度:出错不可怕,处理好了就是成长

    成长,对于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对于一个年轻的企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既要面对鲜花和掌声,也要面对错误和挑战。出了错不可怕,处理好了就是一种成长。”在15、16日连续两天对百度的竞价排名做了报道之后,央视昨晚再评百度。这一次操刀的,是以见解深刻、辞锋犀利著称的央视名嘴白岩松...<<< 详细报道

    CCTV新闻周刊:李彦宏“检索”百度(图)

    中国园林网11月25日消息:11月22日晚CCTV新闻频道《新闻周刊》节目播出了《李彦宏:“检索”百度》,以下为文字实录...<<< 详细报道

    上周末,李彦宏主动约见新华社记者,发布了百度5条整改措施。这5条措施,包括了下线被曝光关键词、被曝光企业;审核医药类客户资质;审核相关行业关键词;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尽快启动新的广告系统。

    初看完5条措施,笔者不禁感慨,百度这5条措施,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措辞上看,虽然发布的时间稍晚,却避免了大多数公司危机公关时常用的大堆官方托辞。

    然而,回头细琢磨一下,笔者又品出了点其他味道。用一句民间俗语形容,百度的这份整改措施大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意味。拿5项措施的前3项来说,就全部围绕着被央视曝光的医药行业。

    退一步说,医药行业确实是关乎人命的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影响范围和危害将不可估量。从医药行业着手整改,也算切中要害,无可厚非。

    问题是,除了医药行业外,其他行业就不存在隐患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参加一个没有资质的旅行团,买一件质量没有保障的衣服,又或者仅仅是访问一个不太安全的网站,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似乎没到人命关天的地步。但是,这并不代表,关系不大,或者是危害不深,这部分消费者的利益就不值得重视?

    笔者认为,一家重视用户体验的企业,理当秉持对所有用户负责的信条的。那么,百度此番被曝光,究竟根源何在?

    有不少人认为,竞价排名体系是百度的“毒瘤”,是百度一切是非的根源。这种盈利模式损害了基本的网络公平原则。然而,笔者并不这么看。作为搜索引擎的一种盈利模式,竞价排名体系本身只是百度和参与竞价企业之间“愿打愿挨”的游戏规则。问题在于,竞价排名操作过程中,百度普通用户,应该被放在怎样的位置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就目前的情况看,竞价排名是隐形存在的。用户搜索后,不能对那些搜索内容是参与竞价排名的网站有一个一目了然的清晰认识,用户完全被放在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如果百度能够还用户基本知情权,用户由于不知情而承担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

    作为一个百度的普通用户,单就笔者本人的使用来说,实际上并不太介意在搜索过程中,被动接收几条已经确知是竞价排名的信息。当然,必须考虑到,一旦竞价排名对百度的用户透明化,不少希望暗中影响消费者的企业会大大失望。百度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客户。

    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明人不做暗事”,真正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恐怕不会在乎“弃暗投明”。而百度,也应该更愿意与那些未来有发展前景,具有长期价值的客户合作。现在,惟一的问题是,李彦宏是否愿意自损一部分短期利益,从此“弃暗投明”,改变竞价排名的恶劣形象?或者,他更愿意放弃整个竞价排名体系,失去现在看来最有效的搜索盈利模式?但愿百度即将上线的新广告系统“凤巢”,不是一次隔靴搔痒式的改革。

    相关视频:

   
视频:央视新闻30分曝光:百度谷歌竞价排名黑幕

    事件追踪: 

    2008年11月13日
解密竞价排名 回应“网络反垄断调查第一案”

    2008年11月15日 央视曝光百度竞价排名积弊 虚假信息借此传播 

    2008年11月16日
央视再查百度竞价排名灰幕:内部员工帮助造假 

    2008年11月17日
百度就竞价排名虚假信息致歉:已进行整治 

    2008年11月17日
消息称百度将清理竞价排名相关业务及责任人 

    2008年11月17日
百度召开紧急会议应对央视“曝光门”

    2008年11月17日 竞价排名黑幕被揭 百度书面声明致歉

    对手反应: 

    
谷歌副院长反驳垃圾信息是搜索不公正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