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6日消息:汪山土库是一座以江南园林建筑、徽派建筑与清朝宫廷建筑相结合的清代建筑,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9日,清华大学教授对汪山土库的建筑艺术、修复工艺、周边环境及家族文化进行了考察,认为汪山土库属古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已经被毁的祖堂以西的建筑,有很高的复原价值。
土库的工作人员表示,汪山土库将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明年接着申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专家称汪山土库的修复工艺很到位 “汪山土库建筑大气豪华,布局科学严谨、雕刻工艺精湛,江南乃至全国都少有,属古建筑中的经典之作。”12月9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李秋香慕名来汪山土库考察时说道,汪山土库建筑艺术独特,地域性很强,是鄱阳湖地区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不仅吸取了徽派、宫廷和苏州园林的建筑精华,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土库程氏家族文化更是绝无仅有,很有挖掘的价值,与土库建筑相得益彰。陈志华表示,汪山土库建筑如果恢复原貌,可以被看作是江南的“大宅门”。
陈志华表示汪山土库的修复工艺很到位,他建议,土库应当逐步进行复原,使汪山土库恢复原貌;要极早做好保护规划,周边破坏土库整体环境的民居要拆除,保护范围分两个层次,靠近保护核心(汪山土库)的周围500米不能建房(东边至公路西侧),500米—2000米范围不能出现三层以上高楼,建筑风格也应尽量与土库风格保持一致。
南昌也有自己的“大宅门” “汪山土库堪称南昌的‘大宅门’。”汪山土库修复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叶先生告诉记者,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初年,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三兄弟筹资兴建,距今180多年,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典范。晚清林则徐、曾国藩、翁同龢等达官显贵都曾驻足汪山土库并留下墨宝。“从三个大红顶子开始,至民国的百余年间,程氏家族大小官员、社会名流达百余名,成就了‘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辉煌。”
江西师大梁洪生教授深有感触地说,“汪山土库程氏三兄弟的挖掘,将改写晚清时期江西在皇权中心没有代言人的历史。”
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在建筑修复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克服没有原图纸的困难,邀请知情老人回忆、寻回原建筑构件作样品,同时,聘请省内专家作为设计、施工顾问,使修复的建筑基本恢复了原貌。
目前,祖堂以东主体房修复工程已全面完成,修复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已修复竣工的主体建筑有:祖堂、兵械库、保仁堂、退思堂、望庐楼、稻花香馆、大房仓、谷饴堂、大房、二房、六房、十房。同时,修建了从新祺周高速公路口直通汪山土库的“新一汪”专用公路、修复了土库前面的仿古麻石路、月牙塘、旗杆场、红石场、围墙等。
工作人员表示,汪山土库及其所在的自然村(汪山村)所保存的祖堂、明代古井、清代池塘等古迹连为一体,先将其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明年接着申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
衔接环鄱阳湖经济文化圈 “我们希望把汪山土库纳入省委、省政府环鄱阳湖经济文化圈。”叶先生还告诉记者,汪山土库的建筑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典范,其家族文化曾对鄱阳湖周边地区的民风民俗产生过重大影响。
目前,汪山土库已被列入省政府“鄱阳湖经济文化圈”之十八个专题规划中的《鄱阳湖生态旅游发展专题规划》项目。同时,拟把汪山土库列入《鄱阳湖生态文化发展专题规划》项目。
北京:森林生态观光通票开售 80元游览45景点
武汉:最大环岛生态园林景观开建 植树800余株
百年金桂一夜失踪惊动镇海城 可能到了鄞州
50大庆数千件花卉作品展示广西花卉产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