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0日消息:满眼的各种爬藤植物造型与大片树丛,被放养在草坪上的白鸽、孔雀等动物……这就是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称号的浙江省宁波市滕头村。近日,滕头村又代表宁波市,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将进驻上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区”的乡村。
“现在我们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可许多人也许想不到,过去乡亲们曾穷得连肚子都吃不饱。”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说。这位滕头村30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实践者回忆说,过去有民谣这样描述过滕头村:“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
改革开放之初,在滕头村土生土长的傅企平有了一个“农转非”的好机会:到县城的外贸公司工作。“当年‘永久’、‘飞鸽’是农村最吃香的自行车牌子,农民把村干部比做‘永久’,到这个岗位一般不会再动;把乡县上面干部比做‘飞鸽’,干不多久就可能提拔。”傅企平说,“当时老书记傅嘉良一次次上门做工作,希望我给他当助手。我想了好几晚,最后还是选择回村里当‘永久’牌,一干就是30年。”
从回村担任村服装厂厂长时起,傅企平就再没有离开过这个当时不被人注意的小村庄。从科技兴农、发展三产到旧村改造、优化生态,今年已60岁的傅企平,把自己人生黄金的30年与这些故事捆在一起。傅企平把村服装厂办起来后,交给有经营天赋的年轻人,又干起花木场场长;村里办家庭农场没人敢承包,傅企平第一个挑头承包土地……
“滕头村是在改革开放中同步成长起来的,30年来国家的任何新变化,在滕头村中都能找到影子。”傅企平说,“1982年,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有人主张‘分光’算数,可村党委认为,中央政策是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因此服装、园艺等一些集体资产依然统一经营,为今天的集体经济打下了基础。”
追忆30年,傅企平深切地感到,正如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滕头村也不可能一夜走上富裕路。“宁可把步子放得慢一些,也不做‘速成致富梦’。”傅企平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同大多数农村一样迎来市场经济的滕头村,也迎来了越来越多要兴办企业的客商。“有的要办印染厂,有的要办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如果建成,年收入都可达几百万元,这对许多急于致富的村子来说,都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傅企平说。“而村里成立的环保委员会,把这些项目都否决了。我粗算了一下,这些年村里先后否决过46个效益可观、但可能污染环境的项目。”
在滕头村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农具已被放进村里的农家博物馆中,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级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靠工业和服务业富裕起来的滕头村并没有放弃农业,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千年传统农耕业,在这块田野上再也找不到踪影。”傅企平说,“村里的农民不再戴着草帽,而是穿着白大褂,庄稼种在试管里,这些高科技的试管种苗远销法国、荷兰等国家。”
1997年,傅企平担任村党委书记后,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他说:“100%的就业率、零犯罪率、79岁的人均寿命、常年一级空气质量、高就学率,这些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容易实现。算单个指标,滕头村在国内未必排到前列,可这里更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据傅企平介绍,滕头村的村民有理由感到幸福。除了每年的福利以及医疗保险外,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固定生活补贴。“在参选‘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时,专家在评定中做满分为10分的幸福指数抽样调查时,我们村高达9.5分。”傅企平说,联合国一位副秘书长对他说:“你们的村庄太美了,村民生活这样幸福,不亚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最好的乡村。”
2007年夏天,傅企平作为中国乡村的代表,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十佳和谐乡村”颁奖仪式。“国内的大小会议我参加过无数次,可出席这样高规格的国际会议,却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傅企平说,“通过外交部的争取,我有了一个几分钟的上台演讲机会。”
“我的家乡滕头村很小,很难在地图上找到它;同时,滕头村很大,因为我的父老乡亲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生生不息所追求的伟大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当傅企平的演讲被通过翻译传递到台下的世界各国嘉宾中后,友好而热烈的掌声不断响起。
“在颁奖结束后的自助餐中,不断有外国朋友拿着红酒到我面前,竖起拇指连说‘OK’,我随身带的中英文名片发光了。”傅企平说,“毕竟,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人的眼中,中国的农村还很落后,有的外国朋友还很关心中国农村现在究竟怎么样。我想,历经改革开放的滕头村,也许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回答!”
北京花卉市场:今年花价低 购花也“抄底”
杜秀莲:幸福的日子从鲜花开始
北京:南城最大鲜切花早市进入销售旺季
09迎春花市高档花木增多 花价预计与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