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炒兰乱象:价格猛跌买家爆棚 引出连锁问题

2008年01月14日 08:29北京青年报奚宇鸣


兰花展厅内人头攒动

    价格合理?炒出天价?记者赴云南调查炒兰乱象———

    文山、腾冲、保山、大理、玉溪……

    随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地处祖国西南的滇、川等中国产兰大省,一系列名目不同的兰花展又纷纷登场,它使人重又想到数百万一苗“天价”兰花的疯狂与怪异。

    作为人们曾经疯狂炒作的标的物之一的小小兰花,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些什么?

    调查·兰之惑

    价格猛跌与买家爆棚 

    中国园林网1月14日消息:1月5日-7日,云南西南的小县腾冲,“云南省保山市第二十六届兰花暨腾冲县首届兰花茶花交易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戒备森严的兰展

    开展之日,全国各地来者云集,看展者、交易者挤满展厅。

    把门的则是一身戎装的武警,一脸严肃,目光警惕,警械齐备。同样热闹和戒备森严的情景,稍后几日又出现在大理市举办的另一场兰花展上。

    这次大理兰展主办者之一的杨俊斌坦言:“不能不这样呀!几百盆兰花都是精品,价值上亿呀,不能不慎重。兰花展都是这样。”

    与之对应的是1、2月份,仅滇、川两地网上可查到的成规模的兰展就不下十几个。

    “展”自然是形式,“卖”才是内容。为了吸引展客,兰花评奖奖品也极为丰厚。一个本月即将在云南省玉溪市举办的兰展,设有10枚特金奖、10枚金奖和20枚银奖、30枚铜奖。特金奖奖牌由国际著名珠宝商精工设计制作,每枚30克千足金,据称具收藏及保值增值功能。

    依然疯狂的兰市

    像股票市场一样,中国的兰花市场也曾经历过起伏跌宕。

    在经历了2005、2006年的疯狂和2007年初的震荡后,如今,中国的兰市,似乎已滑入了一个惨淡的熊市。如今的兰市,按云南当地人的说法是“正处于低迷中的恢复期”。

    “销售总量虽然超过往年,但价格只有最高时一苗480万元的几分之一,大多数珍贵品种甚至只有以往的十分之一。”但即便如此,如今市场上珍贵兰花的价格依然堪称“天价”。

    云南当地兰花网滇西兰花市场交易统计表就显示,2007年11月-12月,市场上3苗称为美丽之冠的兰花卖到70万元,一苗称为大唐凤羽的兰花卖到91.8万元,1.5苗称为粉荷的兰花更卖到140万元。其他一苗卖价在10万元以上的珍贵品种仍有不下10种。

    那么,与大叶韭菜大小相仿的一苗兰花何以能卖如此高价呢? [分页]
    大理有相当多的人参与兰花经营

    保山市内的兰花村是保山市的兰花集中交易地,保山市每年数以亿计的兰花交易额大部分都在这里完成。

    1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时,因为不是节假日,市场显得有些冷清,前来交易兰花的顾客寥寥可数。

    兰市与中国的股市有某种相近之处,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下岗职工参与。

    兰花村的村长李子平与妻子就都是原保山市汽车总站的下岗职工,2000年下岗后就开始做兰花生意,如今他的兰苑在兰花村中规模算是中等,占地一亩多。虽然他不愿说他兰花生意一年能挣多少钱,但他承认,他们靠做兰花生意,已经买了房、买了车。他买的香槟色的尼桑轿车就停在他的兰苑门口。而他最大的财富就是苑中的数千盆兰花。其中,有相当数量是兰花中的名贵品种。在当地人的印象中,有这样众多的名贵兰花,就意味着你拥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兰花村的43户兰花经营专业户中,有半数以上的人是过去企业中的下岗职工。而如今,这里所有的兰花经营户都有了自己的私人小轿车,而且多是奔驰、宝马等名车。

    “养殖、销售兰花能带来财富的原因是喜爱兰花的人多。有人统计,全国的兰花爱好者、养殖者已经超过5000万。”

    保山市兰花协会副会长王明常说:“仅大理州380万人中就有十分之一从事兰花经营,养殖兰花的人就更多。很多人都是从喜好开始,然后部分从事兰花交易,以兰养兰。”

    “保山市这3年的年平均兰花销售额有0.8亿-1亿元,但附带产生的经济效益有四五个亿,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兰价合理说

    当地养兰者和经营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兰花价高自有价高的道理。

    家在腾冲的庞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养殖兰花,是个真正的兰花爱好者,他经历了兰市的平和与疯狂,也从兰花养殖中获益颇丰。如今他有房有车,还有数百盆珍贵兰花。

    他说:“我先是爱好,后来才想到以兰养兰。”

    他认为,兰花价格也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一株兰花能卖“天价”,是由多种因素所致。

    保山市兰花协会副会长王明常则说,目前国内外包括国有、民营科研部门虽然也有尝试通过对珍稀兰花组培,来加大复制、养殖数量的,但用这种方式培育出的兰花有明显的变味、走样、失韵情况,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尚未过关,所以也就不被市场承认。

    正是兰花的这些特性,带给了许多人一夜致富的遐想,使得它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目标。

    “"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让珍稀品种兰花所有者能够开出"天价"。但即便开出"天价",卖者也往往不愿出手割爱。”毕竟,“这样的珍稀兰花要几千万苗中才能出一苗。”并且,手中握有珍稀兰花就等于握有资源,就能让由此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分页]
    兰价炒作说

    兰花本身有一定价值,但目前的高价受到很多人质疑。有一种说法认为,兰花之所以能卖出如此高价,完全是有些人的炒作所致,是“有钱而又有闲”的人惹的祸。

    炒作兰花一个最典型的方法就是,由几个资金雄厚的庄家投入几百上千万资金于兰市联手坐庄。庄家以3万一苗的价格购买一批兰花,然后又以5万一苗的报价对外销售,合伙庄家又给买回后,再以10万高价卖给另一个庄家。不断买进卖出的过程中,再通过媒体的软性宣传,造成某一个或某几个兰花品种价格飙升,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买进,使市场兰花的价格远远背离了价值。

    有人说,当大批人砸进重金投入兰花市场时,兰花造富的故事就此大量产生。在预计没有更多资金注入时,庄家便大量抛出手中的兰花,从中套现,一走了之,或投入更赚钱的行当。如果资金抽走多了,必将明显影响兰价,因缺乏足够资金的支撑,价格必然下跌。

    而如今兰花市场的低迷状况似乎又印证了这一说法。

    有人甚至总结,挤进兰花投资潮中的有三种人。

    挑起大头的当然是专业炒家。他们目的相当明确,像炒楼炒股一样炒兰花,资本雄厚的被行内人称为庄家。兰花价格的整体走势基本由他们来操控。

    另外一种就是兰友。兰友们平时养兰主要是因为喜欢,在价格很好时,他们也会花大价钱,买上数量不等的好苗好花,待到新苗长出,然后再卖。其中,不少兰友也成为商户专门做起兰花交易,在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也从中获利。这些人因为要么懂投资,要么懂兰花,对市场价格相当敏感。

    还有一种人,是半路出家者。投资兰花之时,并不了解兰花,其中不乏商户和养殖户。他们看见别人赚钱,就进入这个行当。如果行情大好,他们也能得利。但由于不懂行情,对市场价格反应并不敏锐,在价格大跌之前,他们没法预料,大跌来临,被深度套牢的往往就是这些跟风者。

    调查·兰之劫炒花引出连锁问题

    兰花在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财富的同时,也为自身和爱它的人们带来了灾难。

    高价兰花诱发犯罪

    高价兰花,也带来了涉“兰”案件的增加和一些奇怪的景象产生。

    去年5月,昆明市沙郎乡农民赵某,就因为受天价诱惑买胶水“嫁接”兰花,骗取了买兰人的6万多元,结果被判诈骗罪获刑3年。

    2002年1月27日,赵某为了让自己的普通兰花卖个好价钱,用502胶水将其他花的花瓣和普通兰花“嫁接”在一起,制造出盆株“名贵”兰花,一个不明真相的李姓顾客以14400元购买了赵某的28苗兰花。当年2月1日和6日,赵某又以同样的手法在另一处诱骗李某以1.7万元和3万余元购买了他45苗“名贵”兰花。

    自以为捡了便宜的李某抱着兰花回到家中没多久,就发现这些兰花竟纷纷开始打蔫儿,当他小心拨开查看时,发现花瓣竟是用胶水粘连起来的。

    上当受骗的李某在气愤中找到赵某